[发明专利]一种ε-聚赖氨酸发酵液絮凝除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1173.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升;毛忠贵;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9/00 | 分类号: | C08G69/00;C08G6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张勇;何自刚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赖氨酸 发酵 絮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ε-聚赖氨酸发酵液絮凝除菌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絮凝剂去除ε-聚赖氨酸发酵液中菌体、纯化ε-聚赖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由链霉菌、丝状真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分泌产生的一种同型氨基酸聚合物。它一般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和ε-NH2脱水缩合而成,分子量通常为2500-4500Da。由于ε-PL具有抑菌谱广、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目前主要作为生物食品防腐剂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工业。另外,ε-PL还被用于药物载体、基因芯片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因此,ε-PL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新型工业生物技术产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食品和生物材料领域关注。目前ε-PL的生产还只能在少数国家实现,主要集中在日本。然而,随着国内ε-PL发酵水平的稳步提升,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潜力。因此,研发ε-PL高效分离和提取技术对实现其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
目前ε-PL一般只能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产。ε-PL发酵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除了含有少量目标产品(3-4%,干重)外,还含有大量的菌体细胞(20-30%,湿菌体体积)、细胞碎片、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和胶体物质等。同时,发酵液还具有较高的表观粘度并呈现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另外,菌体细胞与发酵液密度相当,形成了稳定的胶体溶液。因此,使用一般的分离方法进行ε-PL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是十分困难的。然而,若要实现ε-PL高效分离和提取,去除发酵液中菌体和生物大分子等固体及可溶性固定杂质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ε-PL发酵液中菌体细胞分离和去除的方法主要有离心法和过滤法。然而,在工业生产中,离心法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分离效率不高等诸多缺点;另外,离心法对于粘度和固形物含量较高的发酵液进行分离时,还需要进行稀释处理,这样就额外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和后续提取工序的负荷。还有一种基于酸化和热变性的过滤方法来对ε-PL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但是,加热操作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色素,势必给后续的脱色工序增加负担,也容易降低产品的收率和纯度以及影响成品外观。另外,菌体细胞在没有形成絮凝体的情况下,过滤时会在滤布表面形成可压缩的胶粘状滤饼,极易堵塞滤布,造成过滤速率迅速下降,耗时耗能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需要加热和稀释处理的且能够高效分离ε-聚赖氨酸发酵液中菌体的方法,达到对ε-PL发酵液进行有效固液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ε-PL发酵液pH值调节至pH0.5-4.0,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20-1200mg/L絮凝剂。缓慢搅拌10-20分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向经絮凝处理的发酵液中加入0.5%-1.0%(g/100mL)助滤剂,然后将絮凝好的发酵液压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过滤。
所述ε-PL发酵液优选链霉菌、丝状真菌或芽孢杆菌ε-PL发酵液。所述链霉菌优选白色链霉菌。
所述pH值调节优选无机酸。所述无机酸包括盐酸、硫酸、磷酸等。
所述絮凝剂优选高分子有机阴离子絮凝剂,可以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或两者的混合物。絮凝剂使用前优选溶解配制成0.1~2%(g/100mL)的水溶液。
所述絮凝剂进一步优选聚丙烯酸钠。
所述助滤剂的作用是减少滤饼过滤阻力。优选硅藻土。
所述助滤剂还优选珍珠岩。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成本低:设备一次性投资低,运行维护费用低;不需要稀释,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后续提取操作负荷;也不需要加热,降低了能耗。
2、高效率:本发明将发酵液调至极酸条件(pH0.5-4.0),使得菌体表面和蛋白质充分阳离子化再结合阴离子絮凝剂即可形成明显的絮凝体,且会自动分层。絮凝剂促进了菌体细胞和/或生物大分子颗粒成团,降低了发酵液粘度,提高了过滤速率,通量达到100L/h/m2左右。
3、高产物回收率和蛋白去除率:过滤液菌体去除彻底、澄清度高;ε-聚赖氨酸回收率大于95%;蛋白质去除率达到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色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固化的聚醚醚酮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