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收获的山药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1632.1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蕊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蕊伶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获 山药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收获的山药种植方法,属于山药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山药种植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一.栽种前的准备。
A品种的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较强、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的品种。
B土壤选择和挖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挖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沟深要达到1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挖沟。
C山药种的制备。
山药种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头,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段,将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年的山药头,超过3年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天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屡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D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挖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10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二.山药的栽种。
山药的栽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将山药种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亩,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肥3000kg/亩以上,尿素10-15kg/亩,硫酸钾40--50kg/亩,过磷酸钙60--75kg/亩,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三.山药栽种后的管理。
A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2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B浇水、排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天浇水1次。雨水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B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一般山药产量为2000--5000kg/亩,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C中耕除草。
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长过程中,应及时除草。
D叶片及藤茎的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四.山药的收获。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节前后,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天。
上述简单介绍了山药的常规种植方法,但是现有方法都存在难于收获的问题,需要挖较深的土层才能将山药完整的收获,否则容易将山药掰断。因此,如何快速的完整的收获山药是目前山药种植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收获的山药种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蕊伶,未经李蕊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铸钢液液面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三机头弯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