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的识别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1972.4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耀;罗立声;廖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王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卡 识别码 导电电极 电极固定 读卡装置 感测器 辨识系统 配置的 面形 卡片 导体电极 排列组合 辨识 壳体 配置 判定 体内 样式 制作 | ||
1.一种识别卡,利用一读卡装置进行识别码辨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卡包括:
一卡片壳体;
多个导体电极,配置并排列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其中,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
其中,所述读卡装置包括一面形感测器,
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接近所述读卡装置的面形感测器时,所述面形感测器根据所述电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所构成的形状,判定所述识别卡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所述多个导体电极排列成N×M的导体电极阵列,且所述面形感测器包括:
一感应电极阵列,包括至少N×M个感应电极,每一所述感应电极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个导体电极的位置,
其中,一检测周期被分成至少N×M个时间槽,
其中,第(i,j)时间槽,第(i,j)个感应电极进行电容感测,并且,其余感应电极设置为闲置状态,以进行设置为逻辑低电位,
在第(i,j)时间槽,所述读卡装置检测所述识别卡中的第(i,j)个导体电极与第(i,j)个感应电极所构成的电容值,并据此判断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所构成的形状,以判定所述识别卡所对应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其中,N、M、i、j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卡更包括:
一接地导体,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皆电连接至所述接地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第(i,j)时间槽中,所述读卡装置检测所述识别卡中的第(i,j)个导体电极与第(i,j)个感应电极所构成的电容值是否大于一门槛值,并据此判断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所构成的形状,以判定所述识别卡所对应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装置为一智能手机,且所述面形感测器为所述智能手机的触控面板。
5.一种识别卡,利用一读卡装置进行识别码辨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卡包括:
一卡片壳体;
多个导体电极,配置并排列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其中,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
其中,所述读卡装置包括一面形感测器,
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接近所述读卡装置的面形感测器时,所述面形感测器根据所述电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所构成的形状,判定所述识别卡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所述多个导体电极排列成N×M的导体电极阵列,且所述面形感测器包括:
一信号收发器阵列,包括至少N×M个信号收发器,每一所述多个信号收发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个导体电极的位置,
其中,一检测周期被分成至少N×M个时间槽,
其中,第(i,j)时间槽,第(i,j)个信号收发器发射一电场脉波,并且,其余所述多个信号收发器作为接收器,以进行接收所述电场脉波,
其中,当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中,其中之一的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接收到所述电场脉波,其余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所对应的信号收发器皆接收到所述电场脉波,藉此,所述读卡装置据此判断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所构成的形状,以判定所述识别卡所对应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其中,N、M、i、j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导体电极中,多个第二特定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没有与所述多个第二特定导体电极电连接,
其中,当所述多个第二特定导体电极中,其中之一的第二特定导体电极接收到所述电场脉波,其余第二特定导体电极所对应的信号收发器皆接收到所述电场脉波,藉此,所述读卡装置据此判断所述多个第一特定导体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导体电极所构成的形状,以判定所述识别卡所对应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装置为一智能手机,且所述面形感测器为所述智能手机的触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9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