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2957.1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山;李清平;姚海元;张铜耀;黎燕平;尹洪超;郝庆超;程艳;柳歆;张海红;李忠涛;衣华磊;陈绍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永瑞达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00 | 分类号: | G0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天然气 水合物 评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它包括温场装置、天然气注入管路、天然气流出管路和组分水注入管路;所述温场装置包括温场罐和制冷机组;所述温场罐内设有内部盘管;所述温场罐分别与所述制冷机组和采集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温场罐的侧壁上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天然气注入管路与所述内部盘管相连通;所述天然气流出管路与所述内部盘管相连通;所述组分水注入管路与所述天然气注入管路相连通。本发明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能够在天然气开采现场开展水合物形成条件及添加剂评测、研究;本发明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便于运输,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属于石油天然气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认识的逐步加深,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的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毫无疑问,实验室规模下的模拟实验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水合物的研究手段呈现出跨学科、跨专业的应用特点,大量新颖技术与手段被应用到水合物的研究中来,其途径主要有三类:原位测试装置中直接应用;采用现代测试技术研究水合物样品;改造测试仪器使之适应水合物的原位测试。
天然气水合物为白色结晶固体,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中的烃分子与其中的游离水结合而形成的,其中水分子靠氢键形成一种带有大、小孔穴的结晶晶格体,这些孔穴被小的气体分子所充填。形成水合物的首要条件是天然气中含水,且处于过饱和状态,甚至有液态游离水存在;其次是有一定条件的压力和低于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在上述两种条件下,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和输送过程中,如遇压力波动、温度下降、节流或气流流向突变很快就可能形成水合物堵塞。严重时有些水合物能堵塞井筒、管线、阀门和设备,从而影响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和加工的正常运转,这对油气生产及储运危害很大。
目前,水合物抑制剂技术仅在实验室内进行过实验,没有现场实验经验。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巨大,因此现场开展水合物形成条件及添加剂评测、研究,防止水合物生成造成的天然气开采、集输和油气生产及储运的危害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能够在天然气开采现场开展水合物形成条件及添加剂评测、研究,便于运输,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包括温场装置、天然气注入管路、天然气流出管路和组分水注入管路;
所述温场装置包括温场罐和制冷机组;所述温场罐内设有内部盘管;所述温场罐分别与所述制冷机组和采集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温场罐的侧壁上设有可视窗口;
所述天然气注入管路与所述内部盘管相连通;
所述天然气流出管路与所述内部盘管相连通;
所述组分水注入管路与所述天然气注入管路相连通。
所述的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中,所述评测装置还包括添加剂注入管路,所述添加剂注入管路与所述天然气注入管路相连通,通过所述添加剂注入管路向评测装置中加入所需的添加剂。
所述添加剂注入管路上设有添加剂注入泵和添加剂止回阀。
所述的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中,所述评测装置还包括循环管路;
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天然气注入管路和所述天然气流出管路相连通,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和过滤器,且所述过滤器近所述天然气流出管路端设置,实验开始时,打开所述循环泵,从而保证实验样品与注入的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所述的移动式天然气水合物评测装置中,所述评测装置还包括压差测量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永瑞达科贸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永瑞达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2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