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掺杂的介孔/大孔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3066.8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陶桂菊;张玲霞;施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多级 孔碳氧 还原 催化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N掺杂的介孔/大孔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为N掺杂的多级孔碳材料,含有三维连通的大孔、结构部分有序的介孔,N的含量≦5at%;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570-2480 m2g-1;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能够催化氧还原反应12.5小时后,其极限电流密度为初始极限电流密度的93%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催化氧还原反应得到的极限电流密度能够达到4.14 mA 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催化氧还原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甲醇的氧化反应。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多级孔碳材料研碎后,分散于含有氮源的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悬浊液,其中氮源包括易溶于水的含氮物质,优选尿素;
2)将步骤1)制备的悬浊液,通过搅拌使得溶剂挥发并干燥,得到所述N掺杂的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的前驱体;
3)将步骤2)制备的所述多级孔碳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下,以0.5-5℃/分钟升温至500-1100℃,保温时间<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式为:
(a)溶胶凝胶水热法合成介孔/大孔多级孔二氧化硅块体材料
首先在30-40℃下将表面活性剂P123溶于盐酸浓度为1-2 M的水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正硅酸乙酯,使溶液中SiO2:P123:H2O=1.00:0.016:180,搅拌1-10分钟得到溶胶;然后将溶胶装入水热釜中,在100-200℃烘箱中水热处理不少于1小时得到固体产物;再将固体产物通过蒸馏水洗涤后依次在60-120℃干燥过夜、在500-600℃下煅烧5-10小时,得到多级孔二氧化硅块体材料;
(b)利用(a)中得到的多级孔二氧化硅块体材料为硬模板,通过纳米浇筑法负型制备介孔/大孔多级孔碳块体材料
首先将多级孔二氧化硅块体浸渍在糠醇体积分数为1-40%的糠醇/乙醇的混合液中或浸渍在糠醇/1,3,5-三甲基苯溶液中过夜;其次将浸渍过的多级孔二氧化硅块体在50-70℃、70-90℃下分别预聚合20-30小时,再在氮气氛围、100-200℃下,老化1-5小时;然后将老化的多级孔二氧化硅块体以0.1-5℃/分钟升温至750-950℃保温1-6小时,再用HF浸泡过夜、蒸馏水洗、乙醇浸泡、在60-80℃干燥,得到所述多级孔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氮源的质量与多级孔碳材料质量的比值≦10。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醇为乙醇和/或甲醇。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室温-70℃下,通过搅拌使得溶剂挥发,再在30-70℃下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升温速率为1℃/分钟,保温时间为0.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0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溢壶或锅
- 下一篇:一种基于钛系混凝污泥制备复合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