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垛机的滑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3350.5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锡斌;孟静;郑安刚;赵静;巫钟兴;章鹿华;续展和;丁恒春;柳青;解玉满;谈晓妍;杨乃贵;邵淮岭;王雍;侯慧娟;代迎凯;秦松峰;吴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F9/07 | 分类号: | B66F9/07;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表、集中器等器件的 周转箱的堆垛机。
背景技术
当今,物流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物流系统中仓库起着关键性的 作用。堆垛机在整个系统中起存储货物的搬运工作,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一个 必不可少的环节,堆垛机技术是整个自动化仓库技术的核心所在。目前,针对 单相电表、三相电表、集中器等器件采用周转箱集中包装,周转箱需要堆垛于 小推车上或从小推车上拆垛下来,堆垛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现有技术中的 堆垛机投入成本大,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下,在搬运时存在着 一定的局限性;其拆叠盘装置对周转箱进行夹持并进行升降运动,升降运动时 依靠滑动装置进行滑动,现有滑动装置采用专用的滑轨结构,其成本较高、结 构复杂,不易更换。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用于上述堆垛机的滑动装置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成本 低、结构简单、更换方便的堆垛机的滑块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堆垛机的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支架、滑块支架上的滑轮结构;
所述滑块支架包括,
一L型结构的支撑板,其两侧固接有侧板,侧板带有向前伸出的安装板头, 两侧板的安装板头间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带有安装孔及位于安装 孔两侧的U型通槽;所述支撑板的底板装置有用于固定链条的安装轴;
所述滑轮结构包括,
一转动装置于所述安装孔中的中部滑轮、两转动装置于所述U型通槽中的 侧轮,所述中部滑轮的第一轮轴平行于安装板表面并处于水平设置,所述侧轮 的第二轮轴相对所述安装板表面垂直;两侧轮与所述中部滑轮的轮面间带有滚 动夹持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侧轮的第二轮轴借助固定板固接于所述安装板上;
中部滑轮的第一轮轴两端借助螺栓与所述安装板固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侧轮、中部滑轮于立杆上滑动,其结构简单,各滑轮更换方便, 成本低;立杆上无需加工滑槽,可直接安装,其安装效率高、安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简化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5为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滑轮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图7的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中:1、侧板;11、安装板头;2、支撑板;3、安装板;31、安装孔; 32、U型通槽;4、安装轴;5、侧轮;6、中部滑轮;7、固定板;8、第一轮轴; 9、第二轮轴;10、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堆垛机的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支架、滑块 支架上的滑轮结构;滑块支架包括,一L型结构的支撑板2,其两侧固接有侧 板1,侧板1带有向前伸出的安装板头11,两侧板1的安装板头11间固接有 安装板3,安装板3与支撑板2的立板平行并位于其前侧,安装板3的中部带 有安装孔31及位于安装孔31两侧的U型通槽32;支撑板2的底板装置有用于 固定链条(未画出)的安装轴4;
滑轮结构包括,一转动装置于安装孔31中的中部滑轮6,中部滑轮6的第 一轮轴8两端借助螺栓与安装板3固接;两转动装置于U型通槽32中的侧轮5, 侧轮5的第二轮轴9借助固定板7固接于安装板3上。中部滑轮6的第一轮轴 8平行于安装板3表面并处于水平设置,侧轮5的第二轮轴9相对安装板3表 面垂直;两侧轮5与中部滑轮6的轮面间带有滚动夹持空间10,夹持空间10 中滚动夹持立杆(未画出)并于立杆上通过侧轮5、中部滑轮6滑动。
本发明通过侧轮、中部滑轮于立杆上滑动,其结构简单,各滑轮更换方便, 成本低;立杆上无需加工滑槽,可直接安装,其安装效率高、安装成本低。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 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苏州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