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3589.2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侯波;何春华;王力纬;恩云飞;谢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程,曾景恒 |
地址: | 5106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试 向量 硬件 木马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集成电路中各电路节点的翻转信息和覆盖信息;
将翻转信息和覆盖信息分别满足预设低翻转条件和预设低覆盖条件的电路节点,选取为候选木马节点;
获取各测试向量,分别将各测试向量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仿真,对应各测试向量获取各候选木马节点的翻转信息和各组候选木马节点的联合翻转信息,每组候选木马节点包括至少两个候选木马节点;
若各候选木马节点的翻转信息和各组候选木马节点的联合翻转信息分别与预设木马翻转信息和预设木马联合翻转信息匹配,则选取对应的测试向量为对硬件木马检测的最终测试向量;
分别将各个所述最终测试向量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木马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集成电路中各电路节点的翻转信息和覆盖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集成电路的电路描述文件以及所述集成电路的预设设计规范,编写验证所述集成电路正常运行的测试验证平台,以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仿真和覆盖率计算,获得各电路节点的覆盖率为所述覆盖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集成电路中各电路节点的翻转信息和覆盖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集成电路输入端的预设静态翻转概率分布,计算各电路节点的静态翻转概率为所述翻转信息;
获取测试向量,并将获取的测试向量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仿真,获取各电路节点的动态翻转次数为所述翻转信息;
通过预设的仿真算法,从所述集成电路的电路描述文件中获取各电路节点的节点值为所述翻转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翻转信息和覆盖信息分别满足预设低翻转条件和预设低覆盖条件的电路节点,选取为候选木马节点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各电路节点的覆盖率,选取覆盖率低于覆盖率阈值的电路节点为第一节点集合;
根据各电路节点的静态翻转概率,从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选取静态翻转概率低于静态翻转概率阈值的电路节点为第二节点集合;
根据各电路节点的动态翻转次数,计算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动态翻转概率,并从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动态翻转概率低于动态翻转概率阈值的电路节点为第三节点集合;
根据各电路节点的节点值,从所述第三节点集合中选取节点值固定不变的电路节点之外的电路节点为候选木马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电路节点的节点值,从所述第三节点集合中选取节点值固定不变的电路节点之外的电路节点为候选木马节点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各电路节点的节点值,从所述第三节点集合中选取节点值固定不变的电路节点之外的电路节点为第四节点集合;
获取所述第四节点集合中各电路节点的扇出;
选取所述第四节点集合中电路节点的扇出处于预设的木马扇出范围的电路节点为候选木马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试向量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测试向量,并分别将各测试向量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仿真,对应各测试向量获取各候选木马节点的翻转信息和各组候选木马节点的联合翻转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各测试向量,并分别将各测试向量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对所述集成电路进行仿真,对应各测试向量获取各候选木马节点的翻转次数及所述集成电路的所有电路节点的翻转次数的总和;
对各候选木马节点进行分组,生成各组候选木马节点;
根据各候选木马节点的翻转次数及所述集成电路的所有电路节点的翻转次数的总和,计算各候选木马节点的翻转概率和各组候选木马节点的联合翻转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5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