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设备音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3790.0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伟;郇文杰;田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7/06 | 分类号: | H0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设备 音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载设备音控系统。
背景技术
展望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电子从所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到车内电子系统的架构均已进入一个有本质性提高的新阶段。随着汽车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汽车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甚至会实现全部功能的电气化,操作更加舒适、方便、环保,汽车的安全、环保、娱乐等需求推动着汽车传感器市场快速发展。
为了增强系统的辅助驾驶功能,一种具有语音功能的智能车载语音系统技术快速发展起来,该系统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配以传感器单元、显示、扬声器等几个部分,通过蓝牙设备与手机相连接,实现驾驶的同时接听或者拨打电话。
但现有的车载语音电话,其音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手动实现音量的调节,需要通过实键或者触摸屏虚拟按键实现音量调节,目前,还没有自动调节音量的车载语音电话出现。而且,现有的手机其音质都尽量做到高保真的效果,即原声传递,但对于公交、市场等嘈杂场合,另一端的用户往往收听效果很差,用户体验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设备音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按键实现音量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设备音控系统,包括:音频输入装置,所述音频输入装置通过音频放大电路连接到扬声器,扬声器向用户输出接收到的另一终端设备的语音信号;
所述音频输入装置还连接到第一采样电路,第一采样电路采集音频输入装置的音量值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值;
第一比较器为滞环比较器,将第一电压值和参考电压值相比较,当第一电压值和参考电压值的差值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一比较器输出差值电压到第一补偿电路;
第一补偿电路为开关控制器,根据所述差值电压输出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控制音频放大电路中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调节输出到扬声器的功率;
所述音频放大电路包括:
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原边绕组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边绕组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原边绕组第一端连接到电池,副边绕组第二端连接到副边地电位,原边绕组第一端和副边绕组第二端为同名端;
第一开关管,其源极连接到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二端,其漏极连接到原边地电位,其栅极连接到第一开关驱动器;
第一开关驱动器,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为NPN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为PNP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控制端,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补偿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在一起作为输出端,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池,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原边地电位;
第一二极管,其阳极连接到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一端,其阴极连接到第一电感器;
第一电感器与第一电容器的公共端作为输出端,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至副边地电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补偿电路对输入到音频输入装置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补偿,根据接收的音频信号与参考电压的音量差值自动调节扬声器的音量,使用户的通话体验舒适,而且能够省略音量键的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车载设备音控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2为本发明音频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未经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