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砌块与构造柱一体化施工方法及构造柱模板砌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4756.5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丘华生;周杰;李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C1/00;E04G21/00;E04B2/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砌块 构造 一体化 施工 方法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砌块与构造柱一体化施工方法及构造柱模板砌块,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构造柱具有提高墙体抗剪强度的能力及较大幅度地提高墙体与房屋的变形能力,同时构造柱与圈梁一起形成约束体后,能有效限制墙体裂缝的扩展和散落,保证墙体不倒塌。然而,现有的构造柱施工中一般需要预留马牙槎,并采用模板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对工人技术要求高,施工效率较低,且墙体与构造柱不能同时施工,影响工期。此外,采用上述方法成型的构造柱经常存在质量问题,由于采用模板施工,难免产生漏浆现象,成型的构造柱观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无需采用模板的砌块与构造柱一体化施工方法及构造柱模板砌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柱模板砌块,所述的构造柱模板砌块为长方体砌块,在构造柱模板砌块一端中央设置有半圆形通槽;
所述的构造柱模板砌块采用保温砂浆制作
所述的构造柱模板砌块长400~600mm,宽200mm,高240mm。
一种砌块与构造柱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现有的砌块墙体的砌筑方法,在基础上浇筑构造柱的位置预留插筋,然后在插筋上焊接主筋,然后将螺旋式箍筋套在主筋上进行捆绑,此时将预制好的构造柱模板砌块围绕螺旋式箍筋成对向上砌筑,每砌筑一层构造柱模板砌块后,在该层构造柱模板砌块相邻位置砌筑砌块墙体,当所有构造柱模板砌块砌筑完成后,在浇筑构造柱的位置形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然后向该圆柱形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便形成与构造柱模板砌块连接为一体的构造柱;
所述的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所述的构造柱模板砌块与砌块墙体厚度一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直接以构造柱模板砌块作为构造柱浇筑模具,从而代替传统方法中采用木模板浇筑构造柱的方法,因此,构造柱与墙体可以同时施工,无需支模,对工人技术要求较低,不仅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快捷,成本较低,而且成型的构造柱强度好,观感佳。此外,为了防止构造柱所处位置产生热桥现象,本发明的构造柱模板砌块采用保温砂浆制作,能够很好的解决结构墙体产生热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构造柱模板砌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砌块墙体,2-构造柱模板砌块,3-主筋,4-螺旋式箍筋,5-构造柱,6-基础,7-插筋,8-半圆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3,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柱模板砌块,所述的构造柱模板砌块2为600×200×240mm的长方体砌块,即保证构造柱模板砌块2与砌块墙体1厚度一致,在构造柱模板砌块2一端中央设置有半圆形通槽8。同时,为了防止构造柱5所处位置产生热桥现象,本发明的构造柱模板砌块2采用保温砂浆制作,能够很好的解决结构墙体产生热桥问题。
参见图1及图2,采用本发明制作构造柱5时,在基础6上浇筑构造柱5的位置预留插筋7,施工时在插筋7上焊接主筋3,然后将螺旋式箍筋4套在主筋3上进行捆绑,所述的螺旋式箍筋4采用一根钢筋绕制而成,不仅强度较好,而且安装方便快捷;此时将预制好的构造柱模板砌块2围绕螺旋式箍筋4成对向上砌筑,每砌筑一层构造柱模板砌块2后,在该层构造柱模板砌块2相邻位置砌筑砌块墙体1,即构造柱模板砌块2与砌块墙体1可以同时施工,节约工期。当所有构造柱模板砌块2砌筑完成后,在浇筑构造柱5的位置形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然后向该圆柱形空腔内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并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充实圆柱形空腔,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便形成与构造柱模板砌块2连接为一体的构造柱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4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