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九节龙皂苷I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5634.8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芳;杨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九节龙 皂苷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九节龙皂苷I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九节龙皂苷 I(ardipusilloside I)是从九节龙中分离出三萜皂苷类成分,其分子式为C53H86O22,分子量为1075.26,分子结构式:
九节龙皂苷I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等亲水性有机试剂,难溶于氯仿、乙酸乙酯、乙醚等。经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和增加SREC数目,显著抗肿瘤作用,有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具有应用价值。
九节龙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又叫毛茎紫金牛,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常用于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咳嗽吐血,寒气腹痛。九节龙药材中不仅含有黄酮,有机酸类和内酯物质,还含有皂苷类物质。
通过文献检索, 国内尚未见九节龙皂苷I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为满足临床需要,扩大用药品种,更好地治疗肿瘤疾病,应用九节龙皂苷I制备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九节龙皂苷I,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九节龙全草粉碎,按固液体积比为5:1.5-2加入夹带剂,在压力22-35MPa,温度35-48℃条件下,通入液态CO2萃取90-180min,在压力7-9MPa,温度30-35℃条件下解析,收集萃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萃取液加硅藻土搅拌脱色,过滤得到脱色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脱色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上中性氧化铝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纯化,得到九节龙皂苷I粗品;
(4)粗品经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精制得到高纯度的九节龙皂苷I。
所述步骤(1)中,夹带剂为甲醇或乙醇溶液。
所述步骤(2)中,硅藻土加入量为药材量的3-4.5%
所述步骤(3)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3:14。
所述步骤(4)中,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19:38:45。
九节龙皂苷I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通过体外肿瘤细胞体外抑制试验,观察九节龙皂苷I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九节龙皂苷I对腹水型S180、肝癌及黑色素瘤B16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抗癌活性,且其毒副作用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实验得到了验证:
实验方法:
1、受试提取物:九节龙皂苷I提取物
(1)性状:针晶,味苦。
(2)规格:含九节龙皂苷I≥90%。
(3)溶剂:乙醇或甲醇。
(4)储存条件:4℃,密封保存。
2、细胞株:腹水瘤细胞株S180、肝癌细胞株BEL-7404及黑色素瘤细胞株B16。
3、给药剂量和方法
九节龙皂苷I组:10mg/kg/天,灌胃给药,隔一天一次,共五天。
阴性对照组:10mg/kg/天,生理盐水肌注给药,隔一天一次,共五天。
阳性对照组:30mg/kg/天,5-氟尿嘧啶肌注给药,隔一天一次,共五天。
灌胃后2h,用HPLC检测血浆药物浓度。
4、种植瘤模型的建立与给药
(1)皮下种植:分别将上述细胞培养至90%融合,收集细胞,取2×10 6细胞悬液,注射至小鼠肋下皮下组织,于术后15天取材,称量瘤重。另取同样模型,观察30天,计算药物对模型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2)脾内种植瘤肝转移模型:取2×10 6细胞悬液注射至小鼠脾包膜内,于术后15天取脾和肝脏,测量瘤重和肝转移数。
(3)给药方式:种植瘤细胞同时给药。
5、结果
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显示,九节龙皂苷I组用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可延长实验小鼠的生存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5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