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驱吞吐与火驱联动开采稠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6031.X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雷春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春娣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2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吞吐 联动 开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火驱吞吐与火驱开采技术联合开采 稠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稠油开发方式主要包括蒸汽吞吐(约占78%),蒸汽驱(约占10%)和 常规水驱(约占10%)。随着注蒸汽时间延长,经济效益变差,急需转换开发方式。 对于特稠油(在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超过10000mPa.s)、超稠油(在地层温度下 脱气原油粘度超过50000mPa.s)油藏,目前只有那些储层物性条件好、油层厚度大的 油藏,才能通过蒸汽吞吐和SAGD技术动用,并且成本很高。
近些年来,火烧油层采油技术(包含火驱开采原油和火驱吞吐开采原油)受到广 泛关注。
火驱开采原油:火驱开采原油是一种用电的、化学的等方法使油层温度达到原油 燃点,并向油层注入空气或氧气使油层原油持续燃烧的采油方法。火烧油层有正向燃 烧、反向燃烧和湿式燃烧三种基本方式。以一定的井网模式,从点火/注气井开始正 向(向生产井方向推进)燃烧是常用的方法,该法驱动的流体必须通过油藏的低温区 流向生产井,对特稠原油及超稠原油油藏,可能形成流体阻塞,难以实施。火驱技术 在辽河、新疆等油田已有矿场应用,且应用规模逐年扩大。然而,目前火驱技术应用 的最大问题是从注入井开始向生产井驱替过程中,驱动的流体必须通过油藏的低温区 流向生产井,对特稠原油及超稠原油,可能形成流体阻塞,导致注入井注气压力急剧 升高,生产井却不见效。国外工业化火驱最著名的是罗马尼亚的Suplacu油田,其地 下原油粘度小于2000mPa.s。另一个著名的工业化火驱项目是印度的Balol油田,其地 下原油粘度只有150Pa.s。国内辽河油田杜66块、高3块以及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的火 驱项目中,其地层原油粘度均在10000mPa.s以下。根据美国能源部的评价标准,火 驱技术适用的原油粘度范围在5000mPa.s以下。从已检索的文献资料看,无论从油藏 评价标准还是矿场实践中,都没有特稠油和超稠油油藏实施火驱开发的成功先例。
火驱吞吐(也称火烧油层吞吐)开采原油:火烧油层吞吐开采原油包括注入、焖 井、回采三个阶段。在注入阶段,采用电热点火、化学点火或自然点火等点火技术, 将油层加热到原油燃点以上,同时用空气压缩机向油层内连续注入空气,近井地带的 原油燃烧产生热量并生成烟道气,向周围地层径向推进和扩散;在焖井阶段,停止空 气注入并关井,使非凝结气体继续扩散和溶解,热量向纵深传递;在回采阶段,重新 开井,在加热降粘、溶解气驱等多重作用机理下油层中的原油、注入气及烟道气从油 井中采出。CN 101161987B公开了一种火烧吞吐开采稠油的工艺技术,描述的是火烧 吞吐开采技术中注空气点火、焖井和采油阶段技术参数和特征,其适用的井筒条件为 常规套管射孔完井,在该文献的两个实施例中,适用的油层的深度仅为300~600m, 适用的原油粘度仅分别为900mPa.s、9mPa.s。
现有技术条件下,火驱或火驱吞吐技术并无法在特稠油、超稠油油藏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开采特稠油和超稠油的火驱技术。
火驱过程中,从注入井到生产井,可以将地层划分为已燃区、燃烧带、结焦带、 蒸汽带、油墙及剩余油区。对地层能量消耗最大、最能够形成流体堵塞部位是油墙。 对于特稠油、超稠油油藏来说,火驱一旦启动就会迅速形成油墙,而该油墙又具有强 度(粘度)大、范围广(半径大)的特点,使传统的火驱技术无法进行。因此,本发 明的方法是从破解油墙入手,通过降低油墙的强度和规模,来实现特稠油和超稠油油 藏的火驱开发。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火驱吞吐与火驱联动开采稠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按面积井网模式布井;其中,部署的中心井与周围最近生产井的距离小于 等于100m,优选为70~100m;
(2)在部署井网的所有井上同步或次序实施火驱吞吐;
(3)待所有井实施火驱吞吐平均达到3~5个周期后,将面积井网的中心井作为连 续注气井,周围井作为生产井,实施面积火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春娣;,未经雷春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筒环空中气液固三相间滑脱测量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二氧化碳采油压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