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卉专用叶面喷施肥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6593.4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康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哲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登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卉 专用 叶面 喷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面喷施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卉专用叶面喷施肥,可以用于各种花卉及观叶植物的叶面喷施肥。
背景技术
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胞组成,表上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近年来随着施肥技术的发展,叶面施肥作为强化作物的营养和防止某些缺素病状的一种施肥措施,已经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叶面施肥是具有肥效迅速、肥料利用率高、用量少的施肥技术之一。土壤施肥后,各种营养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有的肥料还必须在土壤中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或扩散作用被作物根系吸收,通过根、茎的维管束,再到达叶片。养分输送距离远,速度慢。采用叶面施肥,各种养分能够很快地被作物叶片吸收,直接从叶片进入植物体,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因此,其速度和效果都比土壤施肥的作用来的快。据研究,叶片吸肥的速度要比根部吸肥的速度要快1倍左右。叶面施肥由于养分直接由叶品进入作物体,吸收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使作物体内的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作物的缺肥状况,发挥肥料最大的效益。通过叶面施肥能够有力地促进作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进展,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有机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叶面施肥一般用量较少,特别是对于硼、锰、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根部施肥通常需要较大的用量,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叶面施肥集中喷施在作物叶片上,通常用土壤施肥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叶面喷施肥料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效果显著、简便易行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卉专用叶面喷施肥,与土粉混合后,作为营养钵育苗的营养土,培育杏树砧木苗。
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所述花卉专用叶面喷施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分别称取:赤霉素水剂25份、微量元素肥料20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氧化镁15份、硫酸锌20份;水900份;充分混合、灌装即成。
赤霉素水剂:赤霉素(英语:Gibberellin,简称为GA)也称吉贝素、赤霉素、920农药(因提取自赤霉菌而得名),是一种植物激素,调节生长和影响各种发育过程,包括促进茎的延长,发芽,种子休眠,开花,性别表现,叶和果实的老化抑制。到2003年为止已至少有126种类似结构的赤霉素化学物被发现。命名赤霉素化学物是用A1(GA1)到A126(GA126)的方式命名,数字依照发现的先后顺序。赤霉素水剂在使用中一般不需要酒精溶解,直接稀释便可以使用。目前市场上主要是4%赤霉素水剂,使用时直接稀释使用。
微量元素肥料:所述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锌、硼、锰、钼、铜、铁、氯微量元素的肥料。植物中含量为0.1%~0.5%的元素称为中量元素,钙、镁、硫三种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分别为0.5%、0.2%、0.1%,故被列为中量元素。最近的研究发现,硅是继N、P、K以后的第四大必需元素,也列入中量元素的范围。含量介于0.2×10-6~200×10-6的必需营养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锌、硼、锰、钼、铜、铁、氯等7种。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哲,未经康明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