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载试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6808.2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音;彭磊;彭捷;袁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材料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各种大型公建群体拔地而起,并且这些建筑都具有砼构件大、地坪荷载要求高等特点,这就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堆载预压法是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用大于或等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促使地基提前固结沉降以提高地基强度的方法,当强度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后,卸去荷载,浇筑地基。经过堆载预处理后,地基一般不会再产生大的固结沉降,避免地基发生剪切破坏,以保证施工质量。上述堆载预处理中的堆载物一般采用填土、砂石、混凝土块或配重块等固体材料,但上述固体堆载物不易获得,且堆载物集中放置时,易使局部荷载过大,造成支架体系坍塌。
注水式预压法解决了上述固体堆载物的缺陷,它是利用注入支架体系上方的水体实现均匀加载,但该注水式预压法不能模拟拟建混凝土构件的真实位置,使得堆载试验获得的数据不够准确,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因此,在堆载预压法中,如何获得堆载试验的准确数据,以确定地坪抛高量,并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达到设计标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克服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注水式预压法不能模拟拟建混凝土构件的真实位置,使得堆载试验获得的数据不够准确,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载试验方法,能够在正式施工前确定地基基层的预抛高值,确定结构梁的起拱参数,从而保证浇筑混凝土后,结构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堆载试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计算拟建工程施工场地内的工程荷载,确定堆载值;
步骤二:在所述施工场地内浇捣混凝土基层并布置沉降观测点,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确定所述施工场地的原有标高,为沉降计算提供基础;
步骤三:在所述混凝土基层上搭设排架体系,以所述排架体系的荷载值作为第一次加载,进行首次沉降观测,预估地基在所述排架体系搭设完毕后的沉降量,并与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次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地基变形速率;
步骤四:在所述排架体系上按照步骤一计算出的所述堆载值,并模拟混凝土浇捣时的荷载进行分步递进式加载,并对每一步加载进行沉降观测,并与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次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地基变形速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堆载试验所采用的堆载材料为捆扎的钢筋或钢管。
优选的,所述堆载材料为定尺钢筋,所述定尺钢筋每25根捆扎为一捆,每捆宽度25cm。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所述荷载在所述排架体系上的堆放位置为所述拟建工程的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水平位置。
更佳的,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分步递进式加载分为n次,每一次加载的荷载值为所述拟建工程的混凝土构件浇捣至1/n高度时的荷载,其中,n≥1。
优选的,在第n次加载完成后,以1次/天的频率对所述施工场地的地基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记录,并与所述第一次加载……,及第n-1次加载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地基变形速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次加载的加载时间为2小时。
优选的,当n为2时,在第二次加载完成后4小时,进行第三次加载。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堆载试验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堆物荷载对拟建梁荷载进行模拟,用堆载物产生的比较均匀的压力来模拟拟建梁在支模、浇捣、养护时所产生的荷载,堆物荷载通过排架体系以杆件的形式进一步向下传递,直至地面。通过上述堆载试验,首先,施工人员可根据沉降观测的监测数据来预估地基的沉降量,预估拟建梁在支模、浇捣、养护时地基土的沉降值,从而能够在正式施工前确定地基基层的预抛高值,避免经过实际施工堆载后的地基再次发生沉降;其次,根据获得的地基沉降值数据,可适当调整并确定主次梁的起拱参数,保证浇筑混凝土后结构的质量;再次,能够检验施工场地地基土经过本发明的堆载试验后,提高的地基承载力是否能够满足大荷载结构施工要求,避免地基因承载力不够而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后续不必要的施工损耗;最后,通过模拟施工工况进行分步递进式加载的试验方式,利于观察大面积地基在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速率并控制其加载速率,避免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实现地基强度慢慢提高的效果,能够为拟建大型公建结构施工提供有效的参数及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堆载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