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7633.7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姚为;万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点阵 图像 标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其特征在于,由标识本体、以及覆盖在其顶部表面的防护透光薄膜构成,标识本体由至少两层植入有点阵图像单元组的透光薄膜依次重叠构成,植入在不同所述透光薄膜上的所述点阵图像单元组的位置不同,所述点阵图像单元组中包括有至少一个图像点,至少两个所述点阵图像单元组相组合以构成完整的点阵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本体由三层植入有点阵图像单元组的透光薄膜依次重叠构成,每个所述点阵图像单元组中均是包括有三个按顺序分布的图像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薄膜与所述防护透光薄膜均为塑料透光薄膜,所述塑料透光薄膜的厚度3000nm~0.25mm的硬质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薄膜为有色或无色的硬质薄膜。
5.一种制造权利要求4中所述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生成的点阵图像划分为与透光薄膜数量相同的点阵图像单元组;
b、将点阵图像单元组按照在点阵图像中的位置植入在与其相对应的透光薄膜上;
c、将多个植入有点阵图像单元组的透光薄膜相重叠,以形成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采用人工划分方式将点阵图像切分为与透光薄膜数量相同的点阵图像单元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按照选取点阵图像单元组的先后顺序,将点阵图像单元组分别植入在透光薄膜上与点阵图像相对应的点阵图像组点位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多个植入有点阵图像单元组的透光薄膜被叠加放置在热压模具中进行热压处理,从而形成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实施前,还需要根据随机码生成与其相对应的点阵图像,并将点阵图像与商品防伪信息进行绑定,从而点阵图像的编码信息能够与商品防伪信息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76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