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基站和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8565.6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战利;陈富民;涂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2J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基站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基站,包括电源系统、供电装置和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供电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系统,另一端连接所述至少两个RRU;所述供电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源系统输出的功率,并将所述功率提供给所述至少两个RRU;其中,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的任意一个RRU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RRU与所述外部电源系统的距离。采用本方案,在铺设直流电源电缆上减少了直流电源电缆的长度,节约了工程费用以及后期的防护成本。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分布式基站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基站包括一种分布式基站,其分布式基站由BBU(Building Base bandUnit,基带处理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和天线组成。在实际建设网络时,射频拉远单元的供电是由远端的电源系统提供直流电。如图1所示,射频拉远单元通过一根直流电源电缆实现与远端的电源系统连接。通常,远端的电源系统距离射频拉远单元在40~1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
在无线通讯网络建设中,一个分布式基站初期建设好后,在未来几年内会逐渐增加射频拉远单元的数量,以增加基站的容量。因此,在增加射频拉远单元的同时,就需要同步增加与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直流电源电缆。如图2所示,假如将分布式基站中原有的3个射频拉远单元增加到6个时,就需要同步增加3根直流电源电缆。
然而众所周知,直流电源电缆的铺设长度大概在40~100米,甚至更长距离,且直流电源电缆的铺设工程费用比较高、施工周期长。同时直流电源电缆位于室外,整根直流电源电缆需要防护,成本高。因此,当基站扩容增加射频拉远单元时,就需要同步增加与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直流电源电缆,此时就需要增加铺设直流电源电缆的工程费用,以及后期的防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基站和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每当增加射频拉远单元时,就需要同步增加与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直流电源电缆导致的工程费用高,防护成本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基站,包括:电源系统和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两个RRU包括第一RRU和第二R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系统,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其中,所述供电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源系统输出的功率,并将所述功率提供给所述第一RRU和所述第二RRU;
其中,所述第一RRU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RRU与所述电源系统的距离,且所述第二RRU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RRU与所述电源系统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RRU、所述第二RRU和所述供电装置均设置在第一塔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
所述第一RRU与所述第二RRU相接触且所述第一RRU与所述供电装置相接触;或者,
所述第二RRU与所述第一RRU相接触且所述第二RRU与所述供电装置相接触;或者,
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第一RRU相接触且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第二RRU相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塔上还设置有其他用电设备,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其他用电设备,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其他用电设备提供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下,还包括第二塔,所述第二塔上设置有第三RRU,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RRU,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第三RRU提供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