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穿戴式背腰臀参数检测、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8677.1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翚;田凤石;马力辉;齐明君;马凯;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奥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穿戴 式背腰臀 参数 检测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参数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背腰臀参数检测及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拔罐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现有的拔罐治疗方法通常都需要手动完成当被治疗者需要在背部大范围使用拔罐治疗方法的时候,如何能有一种自动完成的拔罐装置,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即BMI=体重(kg)÷身高(m)2,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也是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现有的BMI检测装置为BMI腰围尺,是一种伸缩塑料卷尺,在尺子的转盘上设有身高刻度和体重刻度,将测量者的身高,腰围和体重值对应起来,就可以得到BMI数值。然而这种通过手工转动尺子转盘得到BMI数值的方式更适合家庭保健使用,对于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对于其中的腰围(包括臀围)的生理参数测量,如果能实现穿戴式,并且自动测量的方式,则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更大的方便性和科学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穿戴式背腰臀参数检测、治疗装置,通过穿戴式设计,可以方便快速的测定被测者的背腰臀参数,同时,装置内的可拆卸式拔罐适于自动完成对背部的大范围的拔罐治疗和疾病部位的确定。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穿戴式背腰臀参数检测、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穿戴靠背2和背带5,其中:抽气穿戴靠背2上设置有抽气管路4;抽气管路4连接抽气气室1;抽气管路由抽气管路固定填料3固定在穿戴靠背2上,穿戴式靠背2接触身体一侧平行设置腰围标尺7、臀围标尺8这两个刻度尺,这两个刻度尺分别对应腰围和臀围处。
在所述穿戴靠背2的接触身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拔罐6。
可拆卸的拔罐6以中心线11左右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利用检测装置与被测者身体自动贴合,实现自动调整,同时获得背腰臀测量结果,无需人工操作;并且可在测量的同时,完成拔罐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穿戴式背腰臀参数检测、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新型穿戴式背腰臀参数检测、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抽气气室;2、穿戴式靠背;3、抽气管路固定填料;4、抽气管路;5、背带;6、可拆卸的拔罐;7、腰围标尺;8、臀围标尺;9、腰围;10、臀围;11、中心线;
图3为本发明的新型穿戴式背腰臀参数检测、治疗装置使用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包括穿戴靠背2和背带5,其中:抽气穿戴靠背2上设置有抽气管路4;抽气管路4连接抽气气室1;抽气管路由抽气管路固定填料3固定在穿戴靠背2上,穿戴式靠背2接触身体一侧平行设置腰围、臀围这两个刻度尺,这两个刻度尺(腰围标尺7、臀围标尺8)分别对应腰围和臀围处。另外,穿戴靠背2接触身体一侧还设置了拔罐6,可借助抽、放气实现拔罐;可拆卸的拔罐6以中心线11左右对称设置。
当使用者将该检测装置的穿戴式靠背2穿戴好后,抽气管路将穿戴式靠背自动与被测者身体贴合,由两个刻度尺(腰围标尺7、臀围标尺8)读出背腰臀围生理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将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获得的腰围参数,结合如下的BMI指数计算公式包括:
1、体重÷腰围2;
2、体重÷身高2-腰围2;
3、体重÷(身高-腰围)2;
4、体重÷身高2+腰围2;
5、体重÷(身高+腰围)2;
可对应得到准确的BMI指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奥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奥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