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机动车用的减振系统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9472.5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7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D.施图夫;E.巴贝尔;U.宋纳克;M.克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 | 分类号: | B60G17/016;B60G17/018;B60G23/00;B60W40/0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机动车 系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运行减振系统的方法,所述减振系统带有减振装置(3),其中,设置有可离散地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基于一个或多个行驶状态数据和/或一个或多个运行参数测定(S3)驾驶员和/或机动车(1)的驾驶特性;以及
- 通过根据所测定的驾驶特性选出所述减振装置(3)的可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中的一个在自动模式中自动地调整(S4)所述减振系统的减振特性,
其中,基于以下行驶状态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和运行参数中的或相应的运行参数的变化曲线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确定所述驾驶员和/或所述机动车(1)的驾驶特性:
- 所述驾驶员或所述机动车(1)的制动特性,其通过以下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制动压力、制动压力上升速度、制动压力的变化曲线以及制动压力上升速度的变化曲线;
- 所述驾驶员或所述机动车(1)的转弯特性,其通过以下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转向角、转向角变化、转向角冲击、横向加速度、偏转率和ESP/ABS干预的存在;以及
- 所述驾驶员或所述机动车(1)的加速驾驶特性,其通过以下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以下行驶状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手动变速箱的换挡频度、驱动马达的转速带的利用程度、在自动变速箱中关于运动设置的选择的数据、加速踏板位置、车辆速度、车辆加速度、由驾驶员预设的驾驶员期望力矩以及加速踏板位置、车辆速度、车辆加速度和由驾驶员预设的所述驾驶员期望力矩的梯度和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于操作单元(5)提供自动模式和用于手动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其中,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中的每个关联有带有减振装置(3)的一定的可离散地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的固定的减振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自动模式中根据所测定的驾驶特性减振特性能够自动地调整为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中的一个的减振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自动模式中能够调整的减振特性相应于由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确定的减振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自动模式中通过根据所测定的驾驶特性相应选择所有减振装置(3)的可离散地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中的一个来调整所述减振系统的减振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自动模式中在根据所述驾驶员和/或所述机动车(1)的驾驶特性决定改变减振特性时仅在时间上有期限地来执行所述减振特性的变化而在预定的持续时间结束之后又占据原来的减振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定的所述持续时间取决于所述驾驶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减振装置(3)是切换减振装置。
9.一种用于运行减振系统的方法,所述减振系统带有减振装置(3),其中,设置有可离散地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基于一个或多个行驶状态数据和/或一个或多个运行参数测定(S3)驾驶员和/或机动车(1)的驾驶特性;以及
- 通过根据所测定的驾驶特性选出所述减振装置(3)的可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中的一个在自动模式中自动地调整(S4)所述减振系统的减振特性,
其中,所述驾驶员和/或所述机动车(1)的驾驶特性通过驾驶员辅助系统(8)的以下数据来确定:自动的速度调节的所设定的期望减速度、死角识别、行驶轮廓选择、座位占用状态、挂车接合器的占用状态、关于由所述驾驶员所选择的音乐的特征性的数据以及关于前方的行驶路段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于操作单元(5)提供自动模式和用于手动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其中,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中的每个关联有带有减振装置(3)的一定的可离散地选择的减振器特性曲线的固定的减振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自动模式中根据所测定的驾驶特性减振特性能够自动地调整为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中的一个的减振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自动模式中能够调整的减振特性相应于由可手动选择的减振模式确定的减振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9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