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火机燃具加热瓶装饮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9633.0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松枢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火机燃具 加热 瓶装 饮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打火机储气箱供气燃烧,以热传导加热瓶装饮水,供人热饮的组合。涉及可加热瓶装水瓶结构,及打火机储气箱作内源式燃烧供气的燃气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瓶装水(如矿泉水等)是直接供人饮用容量较少的饮水,夏天还可冷藏饮用。但在稍冷的天气及寒天,是希望能热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用火机燃具加热瓶装饮水装置,
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火机燃具加热瓶装饮水,根据金属导热原理,在水瓶底设可传导热的金属导热器件,及打火机是储存液化丁烷可燃气,可作燃气具燃烧供气源,加热瓶底设置的金属导热器件,将燃烧热量传导给瓶内水以达热饮;其特征在于:用一只瓶底设有金属导热管9的水瓶(A),与一只使用火机气箱(C)作燃烧供气的火机燃具(B)组合加热。所述的火机气箱(C),图4示,是将一次性透明塑料打火机去掉机头打火结构的防风罩,打火转轮,火石,压缩弹簧。保留带加强筋150,气化管束163,出气阀16,出气调节阀163,开跷杠杆17,在箱体15一侧设凹槽或凸槽151,箱内储有可燃液化丁烷气,出气阀嘴161设公螺纹,拧合带母螺纹的锥型送气插针19。
水瓶(A)是由瓶身1,瓶底2和瓶颈101,瓶盖3,加热孔4,隔热防烫纸5构成,其结构要点:瓶底2设加热孔4,用以插入导热管9加热瓶(A)内水。
所述瓶身1为圆筒型体,在瓶身1上部设带公螺纹的,并渐收成口径比瓶身1直径小的瓶颈101,在瓶颈101设外螺纹,用以拧合带母螺纹的瓶盖,瓶身1外粘贴一层隔热防烫纸5。
所述的瓶底2处于瓶身1底部,并在底部中央设用封孔塑封孔的加热孔4,环加热孔4孔壁圆周每90°设一条共四条卡合凸筋201。
进一步地,在瓶底2加热孔4,设金属片制凸帽型中空金属导热管9,旋入瓶底2加热孔4,构成瓶底2固合有凸帽型中空导热管9另一款水瓶(A)。
所述的瓶盖3用塑料制,带有母螺纹的凹型活动盖,用来拧合带公螺纹的瓶颈101,作密封或打开饮用瓶内水。在瓶盖3顶中心,设可用撕开或扣开的封孔塑封孔的泄汽孔301。
火机燃具(B):由炉体6,炉盖8,导热管9,插孔7,锁簧601,炉内设联动器10,衔接器11,压电打火器14,输气管12,燃烧器13构成;其结构要点:炉盖8与炉体6用螺接或卡合。炉盖8中央孔801设导热管9,联动器10设插孔7炉内端,用以衔接压插火机气箱(C)开跷17送气,并同步压电14打火140引燃燃烧器13。
所述的炉体6经优选较佳实施例为扁圆型或竖立式圆筒型的凹型体,在型体口设公螺纹或插口,与设母螺纹的炉盖8用螺接或卡合。
所述的炉盖8中央孔801设导热管9,用以联接水瓶(A)和传导燃烧热加执瓶内水。盖边圆周设若干火焰出焰孔802。
所述的导热管9设于炉盖8中央孔801,是由金属管9,隔热套901,加热盘905,瓶孔塞902,并环瓶孔塞902外圆周,每90°设一条共四条卡合凸筋903构成。
所述的燃烧器13为单孔引射大气燃烧式,设炉体6炉内中央,用以加热导热管9,将燃烧热传导给瓶内水。
所述的锁簧601,设炉侧插孔7上方,用来卡住被开跷17送气的火机气箱(C)凹槽或凸槽151,以便持续的送气。
所述的联动器10设炉侧火机气箱(C)插孔7炉内端,是进一步地将带有输气管12连接燃烧器13的衔接器11,压电打火器14组装在联动器10内两侧,使火机气箱(C)在压插向燃烧器13开跷17并被衔接器11衔接供气,同时同步压电14打火140引燃燃烧器13。
本发明积极进步效果:能在3-4min左右将420ml水从20℃加热60℃供人热饮。适宜人群广,函盖休闲,议会,办公,旅游,户外作业,勘探,军训,边防哨所,抗赈救灾,老人、病员使用。解决打火机作火机燃具(B)燃烧供气的应用技术,拓展打火机只作点然香烟的单一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用火机气箱(C)作火机燃具(B)燃烧供气组合加热水瓶(A)瓶内水示意图;
图2本发明水瓶(A),(2-1)外形图示,(2-2)为全剖视图,(2-3)为本发明瓶底2加热孔4固合凸帽型中空金属导热管9另一款水瓶(A)全剖视图,(2-4)为该款水瓶(A)合在瓶底2凸帽型金属导热管9底面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松枢,未经张松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9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