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三十烷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0745.8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杨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126 | 分类号: | C07C53/126;C07C51/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临界 co sub 萃取 三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分离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三十烷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十烷酸来源于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三十烷酸又称蜂花酸,分子式为CH3(CH2)28COOH,针状结晶,熔点93.6℃,沸点299℃,酸价123。不溶于水,易溶于热乙醇,微溶于乙醚,溶于乙醇和丙酮,易溶于苯、二硫化碳或三氯甲烷,可与碱反应,也可发生酯化和氨化反应,常用于用于生化研究和特种有机合成。
目前,国内尚未见提取三十烷酸的专利,也没有提取三十烷酸的相关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三十烷酸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三十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蟛蜞菊粉末用4-6倍量乙醇溶液对其浸润0.5-2h,放入萃取釜中,以超临界的CO2为萃取剂,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萃取,然后解析萃取物,氧化铝柱层析,2-4BV水洗除杂, 6-8BV乙醇-氯仿梯度洗脱,浓缩结晶,低温干燥结晶得三十烷酸。
所述萃取压力20-50MPa、温度为35-60℃、萃取时间为2-5小时、解析压力为4-10MPa、CO2流量为0.3-0.5L/min、夹带剂乙醇的流速为1-8ml/min。
所述乙醇-氯仿比例为1:100-1:2。
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处理量大同时避免了高温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克服了传统工艺中污染重、产纯低等缺点,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取1kg蟛蜞菊粉碎,加入4kg乙醇浸润0.5h,放入萃取釜中,以超临界的CO2为萃取剂,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萃取,萃取压力20MPa、温度35℃,萃取2h,CO2流量为0.3L/min,乙醇流速为1ml/min,解析压力4MPa。萃取液上氧化铝柱,先用2BV水洗除杂,再用6BV乙醇-氯仿混合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结晶,低温干燥结晶得三十烷酸,含量为76.2%。
实施例2:
取1kg蟛蜞菊粉碎,加入6kg乙醇浸润2h,放入萃取釜中,以超临界的CO2为萃取剂,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萃取,萃取压力50MPa、温度60℃,萃取5h,CO2流量为0.5L/min,乙醇流速为8ml/min,解析压力10MPa。萃取液上氧化铝柱,先用4BV水洗除杂,再用8BV乙醇-氯仿混合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结晶,低温干燥结晶得三十烷酸,含量为74.6%。
实施例3:
取1kg蟛蜞菊粉碎,加入5kg乙醇浸润1.2h,放入萃取釜中,以超临界的CO2为萃取剂,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萃取,萃取压力35MPa、温度48℃,萃取3.5h,CO2流量为0.4L/min,乙醇流速为4ml/min,解析压力7MPa。萃取液上氧化铝柱,先用3BV水洗除杂,再用5BV乙醇-氯仿混合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结晶,低温干燥结晶得三十烷酸,含量为7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0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牺牲阳极自动切断装置
- 下一篇:自动拉削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