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1957.8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孙成勋;杨晓瑛;朱宝余;陈斌;张赩;李润琴;李欣;关耀华;孙晔;张丹;孟宪超;刘森;孙东东;曲硕;李智;陈涛;徐华雷;李红彦;高阳;王鑫;曲艺;赖云飞;李光日;朱仁伟;闫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空气 金属 含量 用可撕式 带状 三层 滤膜 制造 方法 | ||
1.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其特征是:包括支承轴(1)、滤膜护纸上(2)、金属喷涂滤膜(4)、滤膜护纸下(5),所述的金属喷涂滤膜(4)位于滤膜护纸上(2)和滤膜护纸下(5)之间,三者均为延长带状结构,且三者的延长带的两条边缘通过粘胶粘合为一体,或三者的延长带采用粘胶整体压接方式压合为一体;所述的滤膜护纸上(2)、金属喷涂滤膜(4)、滤膜护纸下(5)三者合为一体的延长带以支承轴(1)为轴心缠绕成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其特征是:所述支承轴(1)的材料为塑料或纸质,支承轴(1)的形状为中空或实心的圆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其特征是:所述支承轴(1)圆柱形结构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片圆形的保护片,该圆形保护片位于金属喷涂滤膜(4)下面支撑金属喷涂滤膜(4),该圆形保护片的材质为塑料或纸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其特征是:所述滤膜护纸上(2)、滤膜护纸下(5)与金属喷涂滤膜(4)的材质均为微孔滤膜,且三者的断点线(3)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断点线(3)上的断点位置相同。
5.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一、将金属喷涂滤膜(4)与滤膜护纸下(5)紧贴的一侧,采用喷涂头定点加压、均匀雾状喷涂金属盐溶液工艺进行喷涂,且金属喷涂滤膜(4)与滤膜护纸下(5),在喷涂头定点加压雾状喷口下方同速均匀走纸;
步骤二、将经过喷涂工艺后的金属喷涂滤膜(4)与滤膜护纸下(5)于3s~5s内风干;
步骤三、将滤膜护纸上(2)覆盖于风干后的金属喷涂滤膜(4)上加压压合;
步骤四、将压合为一体的滤膜护纸上(2)、金属喷涂滤膜(4)、滤膜护纸下(5)用激光打断机打出相等间隔的断点线(3);
步骤五、将打完断点线(3)压合为一体的滤膜护纸上(2)、金属喷涂滤膜(4)、滤膜护纸下(5)的滤膜护纸上(2)、金属喷涂滤膜(4)、滤膜护纸下(5)三者合为一体的延长带以支承轴(1)为轴心缠绕成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一中,喷涂头通过控制与金属喷涂滤膜(4)的距离,及喷涂头喷涂液体压力来控制喷涂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一中,喷涂头根据金属喷涂滤膜(4)于其下走纸速度,及喷涂金属盐溶液内金属浓度来控制金属喷涂滤膜(4)单位面积内金属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一中,喷涂头喷涂压力为0.5MPa~5.0MPa,金属喷涂宽度大于金属喷涂材料总宽度的1/4,小于金属喷涂材料总宽度的3/4,走纸速度为0.005m/s~0.2m/s,金属盐溶液浓度中的金属含量为0.1g/L~10g/L,金属盐溶液喷涂速度为0.1L/h~10L/h,金属盐溶液PH值为5.5~8.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四中断点线(3)间距为0.3cm~3cm,断点线(3)线宽小于等于0.2n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空气中金属含量用可撕式带状三层滤膜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五中滤膜护纸上(2)、金属喷涂滤膜(4)、滤膜护纸下(5)三者合为一体的延长带的带宽为1cm~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19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