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气转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53262.3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杨勇;杨震春;付朝晖;李昊璘;刘轶鑫;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 转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转移装置,属于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交会对接机构是两飞行器实现刚性联接的关键机构,目前常见的对接技术有:“杆-锥”对接系统、“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系统、“捕获式”对接系统等,这些对接机构以机械能作为动力,结构复杂,体积大,对接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气转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动力获取容易,可以通过控制喷气时间获取不同大小的转移输出力,为对接转移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喷气转移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高压气源、气路管道、电爆阀、高压自锁阀和喷嘴组件组成;其中高压气源、电爆阀、高压自锁阀和喷嘴组件依次通过气路管道进行对焊连接;所述喷嘴组件由环形气缸和均布于环形气缸上的多个喷嘴构成,其中所述喷嘴包括入口直线段、流线收缩段和出口直线段,入口直线段和出口直线段的长度比为3:1,流线收缩段的收缩角为7.63°,且入口直线段的入口直径为Φ4mm,出口直线段的出口直径为Φ2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喷气转移装置应用于两飞行器交会对接中时,所述高压气源为飞行器气瓶中的高压气体。
有益效果
本发明喷嘴组件中的喷嘴采用流线收缩型喷嘴,并分别对喷嘴的入口直线段、流线收缩段和出口直线段的尺寸进行设计,很好地增大了喷嘴的净推力,增大转移物的转移行程。
本发明喷气转移装置在应用于两飞行器(返回器和上升器)交会对接中,利用上升器气瓶中剩余高压气体作为高压气源将待转移物体从上升器上初始位置推送到返回器样品容器舱内;因此本发明喷气转移装置无需另设高压气源,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动力容易获取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喷气转移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喷嘴的结构图;
图中:1高压气源、2电爆阀、3高压自锁阀、4气路管道、5喷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喷气转移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高压气源1、气路管道4、电爆阀2、高压自锁阀3和喷嘴组件5组成;连接关系为:高压气源1、电爆阀2、高压自锁阀3和喷嘴组件5依次通过气路管道4进行对焊连接;其中所述喷嘴组件由环形气缸和均布于环形气缸上的多个喷嘴构成;所述喷嘴包括入口直线段A、流线收缩段B和出口直线段C,其中入口直线段A和出口直线段C的长度比为3:1,流线收缩段B的收缩角为7.63°,且入口直线段A的入口直径为Φ4mm,出口直线段C的出口直径为Φ2mm。
喷嘴组件中的喷嘴既是高压气体能量转换的元件,又是形成射流工况的直接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喷气转移的成败。考虑到减小喷嘴内部的压降和阻力,增加喷嘴出口的压力,减缓喷出气流的衰减,本发明设计了流线收缩型喷嘴(见图2所示),本发明喷嘴包括入口直线段A、流线收缩段B和出口直线段C,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确定了入口直线段A和出口直线段C的长度比为3:1,流线收缩段B的收缩角为7.63°;对比设计中的其他设计结果,验证了此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根据设计情况进行了喷管的性能分析,对比了边界层修正、定比热/变比热、喷管出入口攻角变化等情况下喷管的流场,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可知,与直壁构型相比,流线收缩型喷管内阻力增大15%,净推力增大22%;与基于最大推力喷管生成的三维构型相比,流线收缩型喷管推力减小5%,而转移行程增大20%。最终在高压气源1压力为4.5MPa,喷嘴组件5中流线收缩型喷管在喷嘴出口直径Φ2mm,喷嘴入口直径Φ4mm,收缩角为7.63°的情况下可以输出40N的推力和600mm的转移行程。
本发明高压自锁阀3采用双密封柱塞接头;同时为了承受飞行过程中的力学环境,电爆阀2通过4个M5的螺钉固定在结构板上,喷嘴组件及管路组件通过支架固定在结构板上。
本发明喷气转移装置在应用于两飞行器(返回器和上升器)交会对接中,利用上升器气瓶中剩余高压气体作为高压气源将待转移物体从上升器上初始位置推送到返回器样品容器舱内;此时喷气转移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3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信息全过程仿真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带转油封系统的油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