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4932.3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友民;朱庆龙;吴波;李争柱;李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 静脉 输液 软管 组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里,一次性输液器经常被用到,一次性输液器在出厂时都需要将其缠绕并使用包装袋包装起来,使用时不需要再次消毒,只需要打开包装袋就可以使用。
一次性输液器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连接组成,其部件较多,整体长度很长,组装过程复杂,比如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等。
由于一次性输液器的特殊性,目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主要采取手工操作完成。静脉针一般包括针头和软管部,组装时,一般是将静脉针的软管部远离针头的一端与输液软管连接在一起。
手工操作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附上病菌,往往要对工人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生产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机构,其目的在于采用自动化操作,将静脉针和输液软管自动装配在一起,工作效率高,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机构,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静脉针输送机构、静脉针举升机构和静脉针移动机构;
静脉针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及由第一气缸驱动移动的静脉针定位块,第一支座上水平设置有第一导轨,静脉针定位块连接在第一导轨上,所述静脉针定位块的顶端设有一个以上的便于放置静脉针的第一定位槽,所述静脉针定位块通过滑块安装在第一导轨上;
静脉针举升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位于第二气缸的上方,第二气缸能第二支座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输液软管承接座和静脉针承接座,输液软管承接座在对应于第一定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便于放置输液软管的第二定位槽,第二气缸驱动静脉针承接座上升时能承接住静脉针定位块上的静脉针并带动静脉针向上运动,从而使静脉针与静脉针定位块分离,静脉针承接座包括用于承接静脉针的第一承料条和第二承料条,第二支座上水平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承料条安装在第二导轨上,第二承料条上连接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座上;
静脉针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在对应于第一承料条、第二承料条和输液软管承接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压料条、第二压料条和第三压料条,第一承料条、第二承料条在上升后能分别与第一压料条、第二压料条配合压住静脉针,输液软管承接座上升后能与第三压料条配合压住输液软管,第三支架上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二压料条连接在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上,第二压料条向下安装有能推动第二承料条朝靠近第三压料条的方向移动的推动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料条通过第一支撑轴安装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轴活动穿装在第三支架上,第一支撑轴能在第一承料条的推动下上下移动,第一支撑轴的顶端安装有能防止其从第三支架上掉落的限位件,第一支撑轴的外侧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第三支架与第一压料条之间。
优选地,所述静脉针定位块上的第一定位槽呈V形。
优选地,所述静脉针定位块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条,每个定位条上均设有第一定位槽,两个定位条上的第一定位槽一起配合承接静脉针。
优选地,第一承料条与第二承料条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定位条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料条通过移动架连接在第三气缸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料条的顶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一压料条的底端为平面,第一承料条的顶端面和第一压料条的底端面均设置有弹性垫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承料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应的第三定位槽,第二承料条在第三定位槽处设置有便于静脉针移动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压料条在对应于第三定位槽的位置向下延伸有凸起,凸起的下端在对应于第一弧形槽的位置设置有便于凸起与第二承料条配合夹住静脉针的第二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压料条在对应于第二定位槽的位置设有便于其与输液软管承接座配合夹住输液软管的第四定位槽。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自动化装配,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静脉针和输液软管的传送均采用自动化操作,传送准确,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4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