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5156.9 | 申请日: | 2014-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洪青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6;A01C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旱 小麦 新品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是世界上广为种植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几乎全作为食用,但小麦约有70%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对小麦的影响广泛而严重,它可同时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呼吸代谢、水分状况和各种酶的变化等生理代谢过程。因此,小麦抗旱性研究和抗旱小麦育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课题之一。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水资源口益医乏的现状,进行旱地小麦育种,培育抗旱节水、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于旱地小麦育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典型抗旱性特征的品种一般多为低产和中产的农家品种,因此,旱地小麦育种研究的主攻方向为抗旱、高产、广适。
食用仙人掌原产于美洲热带干旱沙漠地区,是一种抗旱性较好的植物,因此,将小麦和食用仙人掌杂交,使小麦具有食用仙人掌的抗旱性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小麦与食用仙人掌的杂交属于跨科的远缘无性杂交,因此成功的例子并不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利用异源多倍体小麦的断根再生,培育出耐旱小麦新品种,使该小麦新品种具有较好的抗旱性,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麦破眠催芽后放入0~3度的低温芽箱内进行强制春化,35~40天后完成小麦的强制春化,此时小麦处于苗期,高3公分;
(2)、种植食用仙人掌,待食用仙人掌的叶片生长至80~100mm时,从根部切断;
(3)、将小麦苗、食用仙人掌叶片移至无风无菌的智能气候控制室内,智能气候控制室内控制温度保持在20~30度之间、湿度为50~90%,用消毒刀片将小麦从分蘖节处切断,保留小麦分蘖节上部分作接穗,对小麦的切断处消毒;
(4)、用食用仙人掌叶片做砧木,在食用仙人掌叶片根部之上20~30mm位置上,用1.5mm的钻头钻出嫁接孔,嫁接孔深度为食用仙人掌叶片厚度的1/3~1/2,对嫁接孔和周围部位消毒;
(5)、将接穗插入嫁接孔中,用医用胶布将做为砧木的食用仙人掌叶片和接穗一同缠紧;
(6)、移入灭菌处理的营养培养箱中,将接穗的食用仙人掌叶片种植于营养土中,营养土覆盖至嫁接孔以上5~10mm,营养培养箱闭光,温度为20~25度,培养30~35天;
刚进入营养培养箱时,对接穗的食用仙人掌叶片进行雾化喷水,每2~3小时喷一次水,直至小麦长出第一片叶时,停止喷水;
用营养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成的营养液进行叶面施肥,每一周喷洒一次,喷洒浓度为200ppm;
(7)、移入人工智能气候室,模拟小麦后期生长期条件,室内温度为25~30度、湿度为50~90%,白天用自然光,晚上用模拟光8~10小时,3个月后小麦成熟,可以收获小麦种子;
(8)、将小麦种子做为子一代种子,50%用于大田种植,从中获取变异的植株,50%作为种子,再次与食用仙人掌叶片进行嫁接回交,获得子二代种子;
(9)、将子二代种子的50%用于大田种植,从中获取变异的植株,50%作为种子,第三次与食用仙人掌叶片进行嫁接回交,获得子三代种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3和步骤4中,对食用仙人掌叶片、接穗进行消毒的溶液为无水酒精,其浓度为9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6中,所述的营养液为营养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匀混合而成,其质量比为1∶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依据原理是,生物表观遗传学认为: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行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也就是说,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因此,在理论上,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本发明的耐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为靶向育种,无性杂交,在育种过程中不改变基因序列,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值过程中能稳定传递,从而获得后代稳定的耐旱小麦新品系,该小麦新品种具有较好的耐旱性,小麦的产量高。一般的培育方法需要8-10年才能培育出的一个新品种,而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缩短为三年时间,就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从而缩短育种时间,提高培育新品种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洪青;,未经曹洪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51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