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踪模块型身份证的监控方法及构成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6175.3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春林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模块 身份证 监控 方法 构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会安全保障体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跟踪模块型身份证的监控方法及构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意识和需求也在随之增强。但事物的两面性,使我们难以避免的会受到多种安全方面威胁。现在我们所见的,多数都采用事发后的排查侦破,科技水平的进步为成功办案带来了很大便利,可是,在预防性安保上却显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还是易有发生百密一疏的状况。现在为特殊要求而分区域保证安全防范,或是搜证围捕行动,劳师动众的场景大家多有见闻;查验个人身份证的工作,显得繁琐且不便,所采用的方案措施,有较大值得改进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安保方案措施中存有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切实给安保带来全新改观的跟踪模块型身份证的监控方法及构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跟踪模块型身份证的监控方法及构成,由置设有跟踪定位无源芯片的个人身份证、后台数据监控指挥中心、授权监控平台和监控设备构成;以后台数据监控指挥中心和授权分等级的监控平台,通过无线网络、联网整合各卡点的监控设备和移动式的,及临时布设的监控设备,实现统一又能够区块化的监控管理;从跟踪和监控分辨有或无证件人员入手,确认证件与人的相符情况及周边情形,依凭数据库资料和监控执行人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甄别并判定各人所处的位置及状况有无异常,一有异状即行锁定犯罪嫌疑人,即行按所设置条件针对性的发出警示指令和执行指令;充分灵活整合应用各种资源的监控设备和措施,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监控防护网,达到简便快捷的辨别和确定各个人的身份及状况,使之及时的把控情况并解决实际问题,且能够防患于未然。
其中,所述的个人身份证,它为国家制作的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能芯片式身份证,或是其它形式国家授权制作的个人身份证件;以及国家授权认可的芯片形式各人身份证件。
其中,所述的置设有跟踪定位无源芯片的个人身份证,采用身份证上固定式设置跟踪定位无源芯片;或是选用能够装卸式设置跟踪定位无源芯片。
其中,所述的后台数据监控指挥中心和授权分等级监控平台,它为后台数据监控分析中心根据实情需要而指令落实区块化监管;用于接收和分析处理无线获取的身份联证认定模块信号、各卡点设置的监控网络和移动式及临时布设的监控设备上传的信息,根据数据库资料和设定的条件作出判断,并且根据情况按需要下达不同的指令。
其中,所述的警示指令和执行指令,警示指令为监控中按出现状况不同所作出的相应警示;执行指令为监控中出现不同状况时按设定条件而发出的行动执行指令,或是管控指挥人员发出的行动执行指令。
作为优选,为便于现有个人身份证应用,采用在身份证的外包壳或是套袋上设置跟踪定位无源芯片的结构形式;更利于在功能上扩展其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个人身份证上,设置人体生物特征感应模块,用以确定持证人是否与证件相符一致,更便于迅速的排查确认。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个人身份证上,设置能够授权认证式的输入存蓄持证人的个人信息;或是选用预留能够自行输入信息的空间,以备不时之需。
作为优选,将所述的跟踪定位无源芯片,设置到公民护照上;能够固定式的置入,或是采用贴合临时封用的形式。
明显的,在个人身份证作上设置跟踪定位芯片,使治安检查中可以免除各个落实的麻烦,能够方便实行远距离的监控、甄别和确认状况,在施行上有其独特的便利优势;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发挥效能,使不法分子无所遁形;随时方便核查人与证件相符情况的功能,使车、船、飞机和需要安检场合的施行压力能够大为降低,其震慑作用使不法分子不敢胆大妄为。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简单合理并且易于施行的结构布设,以身份证上置设无源跟踪模块,创新性解决安检排查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发挥切实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跟踪模块型身份证的监控方法及构成的示意框图。
图中:1、模块型身份证,2、后台数据监控指挥中心,3、授权监控平台,4、固定监控模块,5、布设监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意框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春林,未经叶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6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