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6263.3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4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嵇瑞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F11/00;B21F2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董彬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的加工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束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线束的加工过程中,一般线束的分段切割过程都是采用直接将线拉直后再用切割设备对其进行切割,在线切断后再需进行下一段线的切割需要人为对其牵引,且在实际牵引过程中,因为需将线拉直,因而常常会因拉力过大,导致线断裂,因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线束的加工,不仅费时费力,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易于损坏线,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提供一种无需人为牵引,且在拉线过程中可以对线进行缓冲,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且损耗小的线束加工装置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线束的加工需要人为牵引,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且在加工过程中对线的牵扯,易损坏线,给生产造成损失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需人为牵引,且在拉线过程中可以对线进行缓冲,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且损耗小的线束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加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校线器、夹线器和截断机,其中,所述装置还设置有放线缓冲器,所述放线缓冲器设置于所述校线器前端;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截断机之间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牵引机。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设置有线段测量装置,所述线段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截断机前端。
优选地,所述放线缓冲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以中轴线为中心可自转的过线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校线器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有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且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的接触面的表面为多条圆弧。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接触面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
优选地,所述牵引机包括导轨和可对线束进行夹持的牵引装置,且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截断机之间,所述牵引装置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且所述上夹持件和所述下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截断机之间还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可翻转,以将切割好的线倒入盛放装置中。
本发明通过在校线器前端设置放线缓冲器,从而使得在放线过程中,可以将线通过放线缓冲器缓冲后再进入校线器中,进而使得线在校正后即使有较大的牵引力,也可以通过放线缓冲器对其进行缓冲,进而使得线所受到的牵引力不至于过大,导致线易断。同时,在夹线器和截断机之间设置可移动的牵引机,从而使得牵引机可以通过牵引需要截断的线,且牵引机可移动,从而使得可通过牵引机自行移至加工的前端或后端来实现自动牵引的功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束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放线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校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2-过线缓冲件
5-上夹持部 6-下夹持部
7-滚轮 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端、后端”通常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按照操作顺序的前端和后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校线器、夹线器和截断机,其中,所述装置还设置有放线缓冲器,所述放线缓冲器设置于所述校线器前端;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截断机之间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牵引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6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索咀装置和自动绕线方法
- 下一篇:绞线弯折夹具以及绞线弯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