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一种改进的信道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7102.6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9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齐小刚;叶明杰;郑耿忠;刘立芳;冯海林;杨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知 无线电 网络 中的 一种 改进 信道 分配 方法 | ||
1.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一种改进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实际网络环境中测得的网络规模,节点通信半径和干扰半径,构建并初始化认知无线电网络;
步骤2,根据历史数据得到主用户占用信道的规律,即主用户占用信道时间在不同状态下on或off分别服从什么分布;
步骤3,若两个认知用户节点间的距离小于通信半径,则这两个节点之间存在一条边,根据节点通信半径和干扰半径计算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每一条边的潜在干扰边数:边e的潜在干扰边数用p(e)表示,p(e)=|{(u,v)|(u,v)∈E,u or v∈D(e)}|,其中u,v分别代表边的两个认知用户节点,E是边集合,D(e)=D(u)∪D(v),D(u)代表节点u的干扰区域,D(v)代表节点v的干扰区域;p(e)就代表在边e的干扰范围内共有多少条边;然后按照干扰边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对边排序,形成新的边集;
步骤4,按照排好顺序的边依次进行信道分配,每次选择信道时都从信道列表里选择令信道接入概率最大的信道接入,并在分配的过程中更新信道干扰系数;定义信道i的接入概率如下:
Accessi=αUi+(1-α)(1-Ri);
其中,α为信道接入参数;Ui为信道i的可利用率,是信道i空闲状态平均持续时间和信道i空闲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与信道i繁忙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之和的比值;Ri为认知用户信道干扰系数;
信道i的可利用率Ui定义如下:
每个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和繁忙状态的时间分别服从参数为λi和μi的指数分布,则信道i空闲状态的分布函数为:
信道i繁忙状态的分布函数为:
信道i的空闲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为:
信道i的繁忙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为:
Ui是信道i空闲状态平均持续时间和信道i空闲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与信道i繁忙状态平均持续时间之和的比值,则有:
认知用户信道干扰系数Ri如下:
记当前信道集合为C,Ii(e,e')表示边e、e'是否同时占用了信道i,当且仅当边e、e'在相互干扰的范围内,并且同时被分配了相同信道i时,Ii(e,e')=1,其它情况下,Ii(e,e')=0,有:
所述认知用户信道干扰系数Ri随着信道分配的进行,不断进行更新,对初始值Ri=0;
步骤5,然后对分配好信道的边进行连通性测试,判断除了该信道外,是否存在其他不包含该信道但是已经分配好信道的边存在于两节点之间,如果有,就代表该边分配信道成功,并将该边从边集中删除;若没有,则再分配一次,直至该边分配信道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一种改进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每对一条边选择信道并接入后,为了降低同信道干扰,需要把已经分配过的信道从信道列表中删除,对下一条边分配信道时将从更新之后的信道列表中选择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71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