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工业原料的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7655.1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工业 原料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堆积固化成型法原理使用工业原料的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3D打印设备线利用专用分层软件,将STL格式三维设计模型生成打印机可以识别的G代码,然后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喷头执行两个以上方向的运动,工作平台执行一个方向的运动或固定不动。热熔材料融化后从喷嘴喷出,沉积在制作面板或者前一层已固化的材料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形成最终成品。
热熔材料在使用前,都需要先添加粘接、抗收缩等控制凝固的辅料,并加工成特定规格的丝状物;主要便于运动进给和成型过程控制。对于存在悬空的部分,很多都需要增加支撑材料,而且支撑材料都是专门研发的特殊材料,即不可回收而且成本很高。目前所使用的耗材、处理软件、喷头都是3D打印机专用,工业应用受到相当大的成本和技术瓶颈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使用普通工程塑料颗粒原料,不需要预先加工成丝状,不需要添加控制凝固过程的辅料,而进行工业零件3D打印制造的使用工业原料的3D打印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采用固定的喷头机构,采用滚轮机构或者螺杆结构对丝状物料进行进给融化,也可以采用进行原料的加热融化成型,对于聚四氟乙烯和超高分子聚乙烯等无法使用螺杆结构的,采用柱塞结构进行融化成型;对于易燃、不能进行加热融化的材料,还可以利用柱塞结构进行湿法挤出成型或者固态挤出成型;喷头固定可以同时兼容此两种结构,而且仅仅更换喷头机构就可以完成两种不同类型材料的打印。
工作平台执行所有的运动,根据具体要求可以提供一个及以上的转动。分层的技术路线不适用与工业级应用,成熟的零部件,其材料都是联系分布的整体,一般都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而且一般需要满足装配、外观等要求,分层后会存在较多的断点和悬空点;本发明不使用分层软件,利用零部件的连续性和三维软件曲线的定义进行运动轨迹优化,实现使端点和悬空点最少;无法避免的,使用单线进行过渡,成型后便于清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
本技术方案分为四个部分:喷头机构,工作平台机构,进给机构、控制系统。
1、喷头机构相对与工作平台及成型工件固定不动,使用螺杆、柱塞对工程塑料进行挤压变形,出口有圆形、方形等堆积基本单元形状模具;根据材料性质,适当增加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进料控制装置、冷却装置、传动装置、动力及控制装置等;对于丝状工程塑料,采用滚轮传动、加热圈进行加热融化、采用水冷或风冷确保零部件使用温度。喷头机构固定,需要给零部件及工作平台预留运动空间,喷头出料口位于喷头机构最低点,而且在可打印零部件极限尺寸范围内空间充足。喷头出料口安装有温度位移传感器。在加热、冷却、加压、传动过程中,有确保喷头可以稳定精确工作的装置,保证整个机构的刚度、强度、连续工作的稳定性。
使用螺杆结构时,根据工件极限尺寸和建造速度合理选择螺杆长径比和表面硬度,对于加热圈结构形式及安装位置、传感器布置及数量、进料干燥装置、连续进料及开关装置都需要整体进行考虑;根据零部件不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螺杆结构:分离型螺杆、屏障型螺杆、销钉螺杆、锥螺纹螺杆等,也可以改变螺纹升程和螺槽深度,还可以采用双螺杆。如果螺杆主轴平行与工作台,需要将使用直接接头结构,保证垂直向下出料;对于螺杆、出料机构安装校正装置。
使用柱塞结构时,立式或者卧式(需增加直角机头)都可以采用。由进料装置、液压系统、柱塞挤压装置、预塑化装置、出口装置;对于冷加工或者湿法成型的,没有加热或者烧融装置,使用预塑化的柱塞加压装置;一般材料没有预塑化装置,使用融化室,将柱塞压实的材料完成融化;柱塞即压实原料,也将融化后材料挤出成型;由于柱塞为往复运动,会有一个空行程,如果需要连续挤出,可以采用两个及以上柱塞并联工作,使用换向阀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7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