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57960.0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伟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112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永磁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改进技术,具体就是利用稀土永磁体的强磁场代替永磁电动机的电绕组磁场的一项装置,即是把稀土永磁电动机由电绕组磁场改为永磁体磁场的一项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机运行原理就是定子和转子的磁极与磁场的关系,电能经过绕组线圈转换成磁场,磁场的互相作用推动转子转动输出动力,例如图1是现有技术两相12极稀土永磁电动机基本结构,它是永磁电动机种类中的一种,基本结构是;定子绕组绕在铁芯上,通过电能经过定子绕组线圈转换成电磁场,采用电磁场吸引或排斥位于转子上的转子永磁体,转子永磁体中心线前半周为一相绕组驱动,后半周为另一相绕组驱动,可以看出A相绕组与B相绕组是依交替、连续的方式吸引或排斥转子旋转进而驱使转轴连续不断的转动输出动力。而磁场可以于两种方法产生;一种是电流通过绕组线圈产生的磁场,叫电磁场,另一种是由永磁体直接产生的磁场,叫永磁场,电磁场与永磁场相比,电磁场不但会消耗电能而且会产生热量损坏绕组线圈,而永磁场则不同,一次充磁后永磁体可以长久产生(SN)双极磁场又可以循环使用,稀土永磁电动机就是利用一相永磁体来完成节能的,特别是近年来稀土永磁钕铁硼的磁性能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使得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节能效果更显著。但是,它的运行还是完全依赖于电能,所以在应用和使用范围上,仍然存在如下致命的缺陷:
依赖电能源:由于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行必须有电源,所以限制了有些行业对它的使用,特别是人类使用最多、耗能最大的汽车工业,因不具备连续的电源,目前,汽车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容易损坏: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转是依电能通过绕组产生磁场来推动转子输出动力,大家都知道,电流既产生磁场又产生热量,电动机在高温环境中运行很容易损坏,特别是稀土永磁电动机的永磁体在高温环境中会退磁,造成动力不足。
消耗电能源:电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而电动机是电能源消耗最大的设备,据资料显示70%左右电能被电动机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源动力装置,来解决目前内燃机和电动机污染环境和消耗能源的问题,本发明是在现有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为基础进行改进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包括机定子、转子、转轴;本发明特征是,定子设置在转子内,定子与转子均采用稀土永磁体为驱动源的多组合、多磁极并以往复滚动、交替磁化的方式吸引转子连续转动完成动力输出;
转子:设转子有转子筒体,在转子筒体内侧贴附有一组呈圆弧形排列2~16块极向一致的瓦形稀土永磁体,瓦形稀土永磁体极向为内腹外背式极向,由于定子采用S、N双极永磁体动力驱动,所以在转子内再贴附一组2~16块极向一致的瓦形稀土永磁体,该稀土永磁体沿轴心线前后分布有两组,每一组均以转轴为圆心,前一组与后一组极向向反设置,并厚度相同排列成一致;稀土永磁体在圆弧上均匀分布,构成两组2~16极双动力转子体;
定子:设定子有环形封闭的两对带式轨道,轨道分别设置为平行的两组,每组分为内轨道和外轨道,外轨道紧贴在内轨道的背面,在两对环形带式轨道内侧沿圆弧吸附有2~16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对环形带式轨道外背面沿圆弧固定有4~32对铁芯,铁芯设前、后两对为一组,每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侧面分别设有复位弹簧,用于永磁芯行星圆柱轮的复位,永磁芯行星圆柱轮是采用一节圆柱形厚度充磁的钕铁硼永磁体,该圆柱形永磁体的两端截面固定有内锥形导磁环,利用该圆柱形永磁体的S、N两极通过导磁环依往复滚动的方式,交替磁化固定在轨道外背面的前、后两对铁芯,被交替磁化的前、后两对铁芯吸引转子的驱动源瓦形稀土永磁体,瓦形稀土永磁体的前半周被磁化的前一对铁芯驱动,后半周被磁化的后一对铁芯驱动,从而使转轴连续不断的旋转输出动力。
本发明所述定子包括连接在转轴、轴承上的星型摆动支架,沿圆弧在每个星型摆动支架顶端上设置永磁芯行星圆柱轮,其星型摆动支架的星角数量与稀土永磁体数量相同,在星型摆动支架上设有连接环;整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往复滚动在封闭的具有弹性的金属带式轨道内侧,轨道分别设置为平行的两组,每组分为内轨道和外轨道;外轨道紧贴在内轨道的背面;在外轨道上设有与铁芯数量相同的翘轨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翘轨包括正翘轨和反翘轨,所述正、反翘轨是指在设定段将两根轨道设有对称的端面切口和斜切口,该两切口均保留有连接段A、连接段B,将两根外轨道外侧的切口翘板A、和两根轨道内侧的切口翘板B分别采用串接杆连接,使两外侧的切口翘板A形成正翘轨,两内侧的切口翘板B形成反翘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伟;,未经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7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热高效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