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8581.3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1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3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银屑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外科大成〃卷四〃白疕》中首次提出,中医病名称之为“白疕”。古代文献中亦记载了“干癣”、“白壳疮”、“疕风”、“蛇风”、“松皮癣”、“顽癣”、“风癣”等病名,这是根据其发病特点命名的。虽然本病古代命名与现代命名差异较大,但是所描述的症状及皮损均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本病典型皮损是在红斑基础上附有银白色鳞屑,搔抓后有薄膜及露珠样的出血点。本病具有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等特点,是由外感邪气与肌腠相搏而诱发。从古代到现在,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病以“以血为主”的观点普遍得到了认同。
目前,西医对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结论,临床治疗上也存在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价格贵等一系列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纯中药制剂,副作用小、治疗效果稳定、可以延长缓解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生地25-35 丹皮8-15 赤芍8-12
桃仁5-10 红花6-12 当归12-18
鸡血藤28-35 板蓝根12-18 大青叶10-15
土茯苓25-32 紫草8-12 生槐花6-15。
优选的,所述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生地30 丹皮12 赤芍10
桃仁8 红花8 当归15
鸡血藤30 板蓝根15 大青叶12
土茯苓30 紫草10 生槐花10。
可以将所述药物加工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汤剂等,本发明优选汤剂。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在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中加水至淹没原料药,加热至沸点后煎煮30分钟,重复2次,合并2次煎液过滤得到本发明的汤剂。
本发明药物的服用方法是汤剂每次250ml,每日2次。
本发明组方主治由于素体血热,复感风寒,伤阴化燥而致血热淤结型生之银屑病。方中生地、丹皮、土茯苓清热凉血消斑为君;当归、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养血行血,活血化瘀为臣;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助君为佐;紫草,生槐花去皮肤风热为使。共凑清热凉血,行淤消斑之功。
临床上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了安全性和疗效性观察,具体如下:
患者资料
选78例符合中医“血热证”辩证者,纳入试验病例,其中男44例,女34例。
中医血热症诊断标准
初发或复发不久,皮损发展迅速,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色鲜红,覆有银白色鳞屑,刮除后有点状出血,偶见同形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口干,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方法
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汤剂,每次250ml,每日2次,8周为一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PASI的计分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未经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8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