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用太阳能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8821.X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3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H02S40/42;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太阳能 构件 | ||
1.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包括光伏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组件外表层为玻璃,下面依次为太阳能电池和由太阳能集热器或金属板材替代的光伏组件背板,各层材料之间用胶剂粘合;用印刷电路板替代接线盒内金属连接片,发热器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发热器件与印刷电路板固定在光伏组件背板或边框上替代接线盒,发热器件与印刷电路板通过光伏组件背板或边框传导散热;太阳能电池的汇流条从光伏组件背板镶嵌了绝缘嵌片的开孔处引出,或从玻璃与光伏组件背板的夹层之间引出,与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光伏组件背板与边框内侧固定连接;边框外侧面设有散热器和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导热热管,边框、散热器与导热热管三者依次接触,将光伏组件背板的热能经导热热管传导至太阳能集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件背板,所述光伏组件背板或构件背板上增设集成封装的半导体热电制冷器件或制冷制热管路;或在光伏组件背板和构件背板上分别增加集成的制冷与制热装置,光伏组件背板与构件背板之间夹有隔离层;制冷与制热的能源从接线盒获取或从外部获取;或由建筑用太阳能构件与外部的能源共同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和构件背板安装在边框对应的固定槽上形成封闭空间,用填充材料将封闭空间内的光伏组件、边框及构件背板固定或粘合成整体构件模块,在光伏组件背板与构件背板之间形成隔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固定在边框上或固定在光伏组件的背面,或固定在构件背板上;盒内发热器件的散热面凸出接线盒外壳与边框、或构件背板、或光伏组件背板接触构成传导散热结构;或将发热器件的散热面与导热的接线盒外壳直接固定安装,接线盒外壳与边框、或构件背板、或光伏组件背板接触构成传导散热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汇流条和连接器分别与接线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内侧设有光伏组件安装槽与背板定位凸台,以及固定接线盒用的限位凸台和防滑凸台;边框的外侧设有清洗装置安装导轨槽及安装弧形密封条的弧形安装槽和密封胶填充区,弧形密封条与弧形安装槽两者构成相邻两个建筑用太阳能构件的结构变形部位;或边框外侧设有与之相邻边框的相互卡扣及压接的导水结构;当边框为良导热的材料时,在边框型材截面的中部与顶层和底层之间,增加隔热断桥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分为正极L形连接器、负极L形连接器、正极直形连接器、负极直形连接器和U形连接器;所述正极L形连接器和负极L形连接器固定在边框上,分别通过电缆与印刷线路板或接线盒内的金属片连接;所述U形连接器分别与两个相邻建筑用太阳能构件的正极L形连接器和负极L形连接器连接,并固定在相邻建筑用太阳能构件边框对接后形成的凹槽中;外部电缆通过正极直形连接器和负极直形连接器与建筑用太阳能构件串联阵列两侧的正极L形连接器和负极L形连接器连接,并内置于所述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或金属板材与太阳能电池之间夹有绝缘膜,各层材料之间用胶剂粘合;或在光伏组件背板的表面制作绝缘层,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直接用胶剂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背板凸出边框与所述导热热管直接接触,将光伏组件背板的热能经导热热管传导至太阳能集热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88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
-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机准无传感器位置伺服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