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砜纶板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8906.8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俞鸣明;冯彬;刘立起;任慕苏;孙晋良;汪晓峰;陆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D06M10/08;D06M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砜纶 板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砜纶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砜纶(又称为聚芳砜酰胺纤维,其化学名为对苯二甲酰3,3', 4, 4'-二氨基二苯砜共聚纤维)是我国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有机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特点,现已被广泛用于军用篷布、消防服、特种军用服装等。亦有报道介绍利用芳砜纶制备模压材料。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曾报道以芳砜纶粉末为原料,采用高温模压工艺制备芳砜纶板材,所制芳砜纶板材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有望用于高温下使用的结构件、绝缘板、密封件和摩擦轴承等。该方法所述技术工艺特征包括预压、预热、压制、冷却四个部分,未涉及芳砜纶的纤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芳砜纶的材料特性以及模压工艺的技术特征,提出一种芳砜纶板材的制备方法,可有效提高芳砜纶板材的致密化程度,提升材料性能。
本发明方法根据芳砜纶的材料特性以及模压工艺的技术特征,通过改变芳砜纶表面形貌,优化芳砜纶板材的微观结构,达到提升材料性能的目的。制得的芳砜纶板材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耐腐蚀性等特点,还可实现回收利用,在机械、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芳砜纶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芳砜纶浸没在预处理剂中,进行超声处理1~4次,每次10~60s;再将该处理好的芳砜纶于烘至恒重,经高温模压后,制得芳砜纶板材。
上述的聚芳砜酰胺纤维,俗称芳砜纶,是一种分子主链上含有砜基-SO2-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由3,3’-二氨基二苯砜和/或4,4’ -二氨基二苯砜与对苯二甲酰氯和/或间苯二甲酰氯经共聚反应生成的三元无规共聚物。
上述的预处理剂是由水、丙酮、丁酮、环己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与现有芳砜纶热压板材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本发明所述工艺路线中,采用预处理剂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这种工艺不仅可除去纤维表面的纺丝助剂,避免高温模压过程中,因有机助剂挥发而在材料内部形成孔隙,提高材料的致密性;同时,预处理剂还能对纤维表面进行刻蚀,粗化纤维,增加纤维与有机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将芳砜纶放入反应釜中,加入预处理剂(V二甲基甲酰胺:V丁酮:V水=1:1:1),浸没纤维,经超声处理60s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净。如此反复3次。然后,将处理好的纤维放入烘箱,于100℃,烘至恒重,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待用。
将上述处理过的芳砜纶放入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中,将模具放置于平板硫化机的下加热板上,合模,加热至200℃,保温30分钟;然后,加压至20MPa,以8℃/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00℃;然后,加压至35MPa,再以3℃/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65℃;然后,加压至55MPa,保压15分钟;最后,随炉卸压、降温,制得淡黄色芳砜纶热压板材,该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323℃,阻燃性能达V-0级,密度为1.42g/cm3,弯曲强度为148MPa。
实施例二:将芳砜纶放入反应釜中,加入预处理剂(V氮-甲基吡咯烷酮: V水=1:1),浸没纤维,经超声处理30s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净。然后,将处理好的纤维放入烘箱,于200℃,烘至恒重,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待用。
将上述处理过的芳砜纶放入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中,将模具放置于平板硫化机的下加热板上,合模,加热至250℃,保温10分钟;然后,加压至15MPa,以1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30℃;然后,加压至45MPa,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80℃;然后,加压至55MPa,保压3分钟;最后,随炉卸压、降温,制得淡褐色芳砜纶热压板材,。该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20℃,阻燃性能达V-0级,密度为1.42g/cm3,弯曲强度为15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学;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8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