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有鮈鲫幼鱼饲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0150.0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6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本丽;王剑伟;谭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23K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有 幼鱼 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料,更具体涉及小型鲤科鱼类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饲料,同时还涉及一种稀有鮈鲫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 Ye et Fu)属于鲤科,鮈亚科,鮈鲫属,俗名金白娘,英文名Rare Minnow,是我国特有的是一种小型肉食性鱼类。“曹文宣,王剑伟,2003. 稀有鮈鲫----一种新的鱼类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S1:96-99”中综合描述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对稀有鮈鲫展开了大量研究,包括分布区域、生活习性、形态特征、核型、同工酶、生长发育繁殖等多个方面。稀有鮈鲫体型小(成鱼3-8cm),成熟期短(4个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产卵量大,属于连续产卵类型,在适宜温度下可实现周年产卵,胚胎较大且透明,对氧气和二氧化碳较高的适应能力等生物学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实验动物,目前在鱼类遗传学、鱼病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它是环保部规定的化学品进出口检测的境内受试生物(《化学品测试方法》,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并已制定稀有鮈鲫急性毒性测试的相关国家标准(GB/T 29763-2013)。
一直以来,稀有鮈鲫作为实验鱼类进行培育。“《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方叶喜等,中国标准出版社”中指出作为实验动物,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测,使实验动物标准化和规范化。其营养需求研究不同于一般养殖种类,相比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等,应该更加注重饲养的标准化以要确保它的高质量。目前对于一般养殖鱼类已存在大量的全价配合饲料,但对于小型实验用鱼类的基础营养需求研究较少,配合饲料尚处于缺乏状态。自然条件下,稀有鮈鲫喜稻田、沟渠等小型水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蚯蚓,昆虫幼虫等;实验室日常养殖采用天然活饵投喂,如水蚯蚓,摇蚊幼虫等。一些市售配合饲料无论是在物理性质还是营养组成,均难以保证稀有鮈鲫的生长和繁殖。天然饵料虽然能满足稀有鮈鲫生长的营养需求,4月龄可达性成熟,体长约3cm,体重0.4-0.5g,但天然活饵通常会携带大量的病原菌,可能对鱼类造成不利的影响。采用质量难以控制的活饵投喂实验鱼,难以保证实验鱼健康和均质性。人工配合全价饲料则可以解决饵料微生物、寄生虫干扰的问题,从而使稀有鮈鲫在营养水平上达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验动物级别的要求对饲料进行质量控制。稀有鮈鲫饲料质量除了对营养成分的需求,还包括饲料适口性等,由于个体较小,对饲料颗粒大小颗直接关乎能否被成功摄食。
关于稀有鮈鲫饵料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稀有鮈鲫对库蚊幼虫摄食量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王剑伟,1993,17:290-292中提出了稀有鮈鲫对库蚊幼虫的主动摄食,且摄食量较大;“稀有鮈鲫及其饲料的生化组成研究”,《水生生物学报》,吴志强等,1999,23:697-699中测定了稀有鮈鲫活饵水蚯蚓及一些人工饲料的生化组成,并研究了不同饵料条件下稀有鮈鲫的肌肉,性腺的生化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能值等,结果显示水蚯蚓能够保证稀有鮈鲫正常的生长繁殖需求,但此处采用的人工饲料是幼鳖的商品饲料,其营养组成等对稀有鮈鲫而言,还需要有所调整和完善;“人工饲料对稀有鮈鲫繁殖影响的研究” ,《四川动物》,吴志强等,2001,20:174-176中采用了水蚯蚓和4种高蛋白水平人工配合饲料对稀有鮈鲫繁殖营养需求进行研究,虽然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下,稀有鮈鲫可以进行繁殖活动,但难以达到水蚯蚓投喂的效果,产卵间隔较长或产卵量较低等。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稀有鮈鲫幼鱼生长的全价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稀有鮈鲫幼鱼饲料,配方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了稀有鮈鲫幼鱼日常生长的营养需求,取代了或部分取代活饵投喂,减少了活饵携带的的病原微生物、有毒害物质等对稀有鮈鲫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稀有鮈鲫作为实验动物质量的均一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稀有鮈鲫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满足了稀有鮈鲫小型鱼类对配合饲料物理形态的需求,达到了稀有鮈鲫对饲料适口性的需求并保证小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稀有鮈鲫幼鱼饲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原料 重量百分比%
鱼粉 30-55
糊精 15-35
矿物质混合物 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0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