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中氨和苯的交叉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0628.X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考文;范慧珍;肖宇;赵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交叉 敏感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氨和苯的交叉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石墨烯负载的由钯原子掺杂的Bi2O3、SnO2和V2O5组成的复合敏感材料,属于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气(NH3)是一种碱性、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氨气因易溶于水而常被吸附在人体皮肤粘膜、眼结膜及呼吸道咽喉粘膜上。当空气中氨气浓度为0.5mg/m3时可使人感觉到刺激性气味;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80mg/m3时,短时间内即可使人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肺水肿和呼吸道病变。人们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氨气环境中,可逐渐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源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苯是一种带有芳香气味的化工原料,慢性苯中毒主要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近年来,由于室内装修和各类现代化生活用品的使用使室内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气、苯、甲醛和氡气,其中氨气和苯的超标率都较高。近日,国家有关部门抽查了北京某新建的高档写字楼和家庭住宅小区,对其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中氨和苯都超标达60%以上;对其室内装饰材料进行抽查,结果不合格率超过50%。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氨气的常规检测手段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灵敏度都比较高,但操作复杂,必须在实验室完成,无法现场实现。氨气的现场测定方法主要有检测管比色法,这种方法稳定性和灵敏度都不足,无法完成微量氨气的准确测定。测定苯的方法主要有光度法、电化学法、色谱法、化学发光法、气质液质联用法和离子色谱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预先富集和适当处理才能通过分析仪器完成测定,因此耗时长不易现场实现。发明人于2006年在《分析试验室》上发表的题为“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苯系物”的论文中使用纳米级铜锰铁(原子比4∶3∶1)复合氧化物作为敏感材料,可以在线检测1~80mg/m3的苯系物,检出限可达0.5mg/m3,但是甲醛、甲醇、乙醇和丙酮对苯系物的测定有一定干扰;发明专利200910223546.2公开了一种监测苯系物的纳米敏感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的微量苯,但甲醛、甲醇、硫化氢和乙酸等也有响应信号;发明专利200710306935.2公开了一种氨的纳米复合氧化物敏感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制备的氨气传感器对甲醛、甲醇和乙醇也有响应信号;这些都表明敏感材料的选择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往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氨和苯同时有较高选择性的催化发光交叉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这种敏感材料制作的监测氨和苯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在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空气中的微量氨和苯而不受其它共存物的干扰。
本发明所述的敏感材料是石墨烯负载的由Pd原子掺杂的Bi2O3、SnO2和V2O5组成的复合粉体材料,其制备方法是:
(1)在连续搅拌下将天然石墨缓慢加入温度为40-50℃的浓硫酸中,恒温搅拌2-3小时后缓慢加入与天然石墨等重量的磷酸铵,继续恒温搅拌3-4小时,抽滤并将滤出物水洗至中性;将滤饼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中,保持50-55℃温度下连续搅拌1.5小时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15-2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至无气泡为止,继续恒温搅拌1小时,抽滤并将滤出物水洗至中性,得到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0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场制作触发控制系统
- 下一篇:吸尘器除螨效果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