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式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1378.1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金圣嬉;金珆暎;朴明顺;金成贤;车慧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32;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片式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包括薄的绝缘膜的片式电子组件,该绝缘膜具有减小的宽度并延伸至线圈图案的下部而不暴露线圈图案,以使得线圈图案不与磁性材料直接接触,由此防止高频下的不良波形,并增大电感。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15017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片式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片式电子组件之一的电感器是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形成电路以去除噪声的代表性无源元件。使用电磁性能将电感器与电容器结合以构成放大在特定频带中的信号的谐振电路、滤波电路等。
近来,随着诸如各种通信装置、显示装置等的信息技术(IT)装置的小型化和纤薄化不断发展,对用于使在IT装置中应用的诸如电感器、电容器、晶体管等的各种元件小型化和纤薄化的技术的研究已经不断地进行。电感器也已经迅速地被具有小尺寸和高密度且能够自动表面安装的片所取代,并且已经开发了一种在线圈图案(通过镀覆在薄膜绝缘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线圈图案)上形成磁性粉末和树脂的混合物的薄膜电感器。
在薄膜电感器中,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线圈图案之后,将绝缘膜形成在线圈图案上以防止线圈图案与磁性材料之间的接触。
然而,在根据当前技术通过层压法等来形成绝缘主体的情况下,为了使绝缘膜形成为延伸至线圈部分的下部,绝缘膜需要具有足够的宽度。随着绝缘膜的宽度变大,磁性材料所占的体积减小,造成电感减小。
另外,在线圈部分的下部的周围局部地未形成绝缘膜,由此产生空隙。因为其中无绝缘膜形成的空隙导致线圈部分直接接触金属磁性材料等,所以产生了漏电流。因此,电感在1MHz的频率下处于正常状态,但在高频下迅速地减小,由此产生不良波形。
下面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通过镀覆将内线圈图案形成在绝缘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薄膜电感器。然而,通过仅使用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工艺,在形成没有任何空隙的薄的绝缘膜方面存在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第2005-210010号日本专利公开公布
(专利文献2)第2008-166455号日本专利公开公布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片式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片式电子组件包括薄的绝缘膜,该绝缘膜具有减小的宽度并延伸至线圈图案的下部而不暴露线圈图案,以使得线圈图案不与磁性材料直接接触,由此防止高频下的不良波形,并增大电感。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片式电子组件可包括磁性主体,磁性主体包括绝缘基板。线圈图案部形成在绝缘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薄的聚合物绝缘膜包覆线圈图案部。外电极形成在磁性主体的至少一个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线圈图案部。薄的聚合物绝缘膜的表面的形状与线圈图案部的表面的形状基本上一致(基本上保形)。
薄的聚合物绝缘膜可具有1μm至3μm的厚度。
线圈图案部的线圈部分之间的区域可填充有磁性材料。
薄的聚合物绝缘膜可具有1μm或更小的厚度偏差。
薄的聚合物绝缘膜可包括从由聚对苯二亚甲基、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苯氧基树脂、聚砜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片式电子组件可包括磁性主体,磁性主体包括绝缘基板。线圈图案部形成在绝缘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薄的聚合物绝缘膜包覆线圈图案部。外电极形成在磁性主体的至少一个端表面上并连接到线圈图案部。薄的聚合物绝缘膜可具有3μm或更小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1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