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1428.6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颖;李星文;王旭;仲崇川;张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华环保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方 生化 处理 工艺 污水 反应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恒水位序批式活性污泥改进型污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主要目的是脱氮除磷,传统处理模式包括1、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其是70年代开发出来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具有生物除磷和脱氮的功能。其生物反应池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组成,其典型工艺流程见图1。
在这个工艺中,厌氧池用于生物除磷,缺氧池用于生物脱氮,原污水中的碳源物质先进入厌氧池,聚磷菌优先利用污水中的易生物降解物质成为优势菌种,为除磷创造了条件,污水然后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其他可能利用的碳源将回流到缺氧池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其特点是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功能明确,界线分明,只要碳源充足,便可达到比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果。
传统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也存在着以下缺点:
(1)脱氮和除磷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相互矛盾,脱氮要求有机负荷较低,污泥龄较长,而除磷要求有机负荷较高,污泥龄较短,往往很难权衡;
(2)由于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
(3)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
(4)由于存在内循环,常规工艺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实际至少有一少部分经历了完整的放磷、吸磷过程,其余则基本上未经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区进入好氧区,这对于系统除磷是不利的;
但对于碳源较丰富的情况,这种工艺运转稳定可靠,除磷脱氮程度高。
2、生物选择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该工艺在厌氧池之前增设选择区(预缺氧区)作为回流污泥反硝化池,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10%左右的进水进入回流污泥反硝化池,微生物利用约10%进水中有机物去除回流硝态氮,消除硝态氮对厌氧池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厌氧池的稳定性。该工艺简易运行,在厌氧池中分出一格作回流污泥反硝化池即可。
3、缺氧-厌氧-好氧工艺
其工艺流程见图3。为避免传统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回流硝酸盐对厌氧池放磷的影响,通过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30~50%的进水,50~150%的混合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段,停留时间为1~3h。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氮,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
4、UCT工艺
UCT工艺的流程见图4所示,该工艺与传统AAO工艺的区别在于,回流污泥首先进入缺氧段,而缺氧段部分流出混合液再回至厌氧段。通过这样的修正,可以避免因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回流至厌氧段,干扰磷的厌氧释放,而降低磷的去除率。回流污泥带回的硝态氮将在缺氧段中被反硝化。当入流污水的BOD5/TKN或BOD5/TP较低时,较适用UCT工艺。
不同工艺模式可适用于污水的具体情况。因为环境保护领域对处理出水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污水处理厂需要设备改造以适应新的工艺模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各种工艺作出改进,以达到增强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的效果。通过对“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合理巧妙布置,可调整生物反应池缺氧区与厌氧区功能,分配不同进水点进水量,改变混合 液内回流泵的安装位置,调整外回流污泥点及回流量,从而实现多种方案生化处理,可按传统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生物选择-厌氧-缺氧-好氧各工艺运行,并提出了新的可以提高生物除磷效果的带有厌氧水解酸化区的组合工艺。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所述生化反应池为长方形,包括七个反应格和好氧格;所述七个反应格呈L形排列在生化反应池一侧,其中第1-6个反应格为厌氧格或缺氧格,第七个为兼氧格;所述兼氧格连接好氧格;
所述好氧格为五个廊道回转式连通的形式,布置在生化反应池中的另一侧并占满七个反应格之外的面积;反应格和好氧格之间以隔墙分隔。
其中,所述七个反应格为方形,第1-4个并排排列在生化反应池一侧,第5-7个在第1-4个垂直方向上排列在生化反应池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1-5个反应格底部均设置有泥斗,第1-5个反应格内设置有立轴搅拌机。
其中,所述第7个反应格内设置有立轴搅拌机和曝气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华环保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浦华环保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1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导管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级高效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