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酱包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1591.2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江继忠;鲍祖本;潘健;汪学文;胡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37/00;B65D65/40;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酱 包装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辣椒酱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本包装复合膜由依次相连的12μm PET印刷薄膜层(10)、15~20μm功能聚乙烯薄膜层(20)、60~80μm PE薄膜层(30)紧密贴合而成;
所述功能聚乙烯薄膜层(20)为双层共挤复合结构,功能聚乙烯薄膜层(20)与PET印刷薄膜层(10)粘接的一侧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层(21);功能聚乙烯薄膜层(20)与PE薄膜层(30)粘接的一侧为低密度聚乙烯和白色母粒共混层(22),且低密度聚乙烯与白色母粒的重量比例为20~24:3;
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层(21)与低密度聚乙烯和白色母粒共混层(22)的厚度比例为2:3~9: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酱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聚乙烯薄膜层(20)中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牌号为PE4503,低密度聚乙烯的牌号为PE1C7A,白色母粒的牌号为UF8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辣椒酱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薄膜层(30)由依次相贴合的电晕层(31)、中间层(32)和热封层(33)构成,所述电晕层(31)一侧与功能聚乙烯薄膜层(20)相贴合;
所述电晕层(31)由牌号分别为扬子7042和2420-H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二者重量比例为1:1;
所述中间层(32)由牌号为18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牌号为100AC低密度聚乙烯、牌号为HTA108的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三者的重量比例依次为1:1:1~3;
所述热封层(33)由牌号为100AC低密度聚乙烯、牌号为PL1881G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牌号为10090-K的爽滑剂、牌号为AB-20LD的开口剂和牌号为100991-K的加工助剂共混,五者的重量比例依次为50:25:1.5:1:0.2。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辣椒酱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印刷工序:将PET薄膜按照常规工艺印刷制得PET印刷薄膜;
吹膜工序:将PE薄膜层(30)中的电晕层的材料、中间层的材料、热封层的材料分别加入三层共挤薄膜吹塑机组的三个料斗中,进行吹膜制得PE薄膜;
2)挤出复合工序:采用双层共挤挤出机,将PET印刷薄膜的印刷面与PE薄膜层(30)中的电晕层之间通过挤出功能聚乙烯薄膜层复合的方式进行贴合作业,形成PET/挤PE/PE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辣椒酱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挤出复合工序中,模头挤出温度为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15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天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箱提手穿扣机的纸箱托扣输送件平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