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1788.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9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泽万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8 | 分类号: | B32B7/08;B32B9/04;B32B27/12;B32B7/12;B32B3/24;B32B3/16;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防晒 层状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用品是人们休闲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伴随着各种使用的需求,这些物品会被使用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当然包括户外,由于传统的户外纺织用品日晒牢度不够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洗涤后会出现泛黄、褪色的现象,会影响这些纺织用品的使用和外观,重则作废,造成一种不必要的浪费,所以一种户外防晒的面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现有的防晒面料透气效果差,因此人们穿上这种面料后,容易产生异味,并滋生细菌,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另外,传统的制作服装本体的面料不具有防水透气、弹性好、防划伤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此面料不仅具有防晒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其特点是:所述面料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纤维层、机织物层、聚氨酯薄膜层和针织物层,所述防晒层与纤维层、纤维层与机织物层互相编织连接,所述防晒层为纳米竹炭纤维层,纤维层由丙纶经纱和丙纶纬纱平纹组织而成,所述聚氨酯薄膜层含有微孔且位于机织物层与针织物层之间,聚氨酯薄膜层分别与机织物层和针织物层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点粘合,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内含有咖啡碳颗粒;所述针织物层背面复合有一基层,所述基层包括防浸润层,其具体结构是:在防渗透层的上下两面分别复合有防浸润层与起绒层,所述的防浸润层采用丝光面料,所述的防渗透层是由弹力胶膜构成。
本发明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其防晒层的厚度为10~50μm。
本发明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其聚氨酯树脂胶点的面积为4.5~6mm2,所述咖啡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0.5~1μm。
本发明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其聚氨酯薄膜层、机织物层和针织物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5:10~20:2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面料的防晒层为纳米竹炭纤维层,其具有很好的阻隔紫外线的效果,丙纶质地轻,强度高,初始模量较高,几乎不吸湿,丙纶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光性,因此面料具有很好的防晒功能。
2、纤维层由丙纶经纱和丙纶纬纱平纹组织而成,同时机织物层与针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含有微孔的聚氨酯薄膜层,且由于热熔胶是以点状的方式将两层面料粘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好的透气性;由于添加了咖啡碳颗粒,使其具有除臭的功能,因此人们在穿着时不会产生异味,本发明的咖啡碳颗粒为0.5~1μm,因此加入咖啡碳颗粒后不会影响两层面料之间的粘合牢度。
3、丝光面料经技术处理后可防水及防浸润,防渗透层具有透气,阻止水分子渗透的功能,所述的起绒层是采用纤维拉绒工艺制作,与被包装物紧贴并具有弹性增强了织物的抗冲击及防止划伤的性能。该面料制作的服装本体具有防水透气、弹性好、防划伤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本发明的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剖面图。
图中:
防晒层1,
纤维层2,
丙纶经纱2.1,
丙纶纬纱2.2,
机织物层3,
针织物层4,
聚氨酯薄膜层5,
微孔6,
聚氨酯树脂胶点7,
咖啡碳颗粒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臭、防晒的层状复合面料,它从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1、纤维层2、机织物层3、聚氨酯薄膜层5和针织物层4,所述防晒层1与纤维层2、纤维层2与机织物层3互相编织连接,防晒层1在最外层,防晒层1为纳米竹炭纤维层,防晒层1的厚度为10~50μm,纤维层2所采用的纤维为丙纶,它包括丙纶经纱2.1和丙纶纬纱2.2,所述丙纶经纱2.1和丙纶纬纱2.2相互交错,紧密编制,而且丙纶本身质地轻,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弹性优良,几乎不吸湿,另外丙纶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光性。
所述聚氨酯薄膜层5含有微孔6且位于机织物层3与针织物层4之间,聚氨酯薄膜层5分别与机织物层3和针织物层4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点7粘合,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7内含有咖啡碳颗粒8。
此咖啡碳颗粒8通过将咖啡渣在400~450℃的温度保持20min,使得咖啡渣中的有机物得到预碳化从而获得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的咖啡碳颗粒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泽万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泽万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1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子管内氚活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上料部袋体存放机构及袋体存放推补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