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车跑线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2156.1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欧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四环电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25400 四川省雅安市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导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装置,尤其是一种行车跑线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380V行车跑线导电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三芯柔性拖链电缆安装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利用柔性电缆的弯折来适应行车的运动,从而使得行车在任一位置均能获得供电,其优点是:安装外形美观、导电效果好、制作安装简单快捷。然而,在长期的使用中,电缆的弯折点由于应力集中而导致安装连接点脱落,这就导致这种方式实用安全性能差、故障率高。
2、三芯扁型滑触线进线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利用滑触线的相对滑动来适应行车的运动,即集电器随行车同步运行,并随时从导体上取得电源,提供给行车,以使行车可继续移动。这种滑触线是利用集电器上电刷的弹力与导体接触,从而在相对滑动中获得电力。其优点是:安装外形美观、造价低、制作安装简单快捷。然后,由于行车自身载重较大,本身容易振动,且反复运动次数多,这就导致集电器上的电刷容易损伤,即电刷失去弹力,或者电刷与导线接触面积减小,因此这种方式的安全性能差、故障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故障率低的行车跑线导电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行车跑线导电装置,包括布设在轨道上的行车以及设置在行车上的电缆支撑架,还包括主支撑架和主电缆,所述主支撑架沿轨道间隔设置,所述主电缆设置有三根并沿轨道布设,三根所述主电缆通过绝缘子间隔安装在主支撑架上;所述电缆支撑架上通过绝缘子安装有三个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三个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分别与三根主电缆一一对应配合安装,所述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通过重力与主电缆电连接并且两者可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由导电块和连杆组成,所述导电块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可转动安装在电缆支撑架上,所述导电块通过重力与主电缆接触。
进一步的是,所述主电缆为导电轨道。
进一步的是,所述绝缘子由凸体和凹体组成,所述凹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凸体上设置有与插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绝缘子由尼龙制成,绝缘子上设置有贯穿凸体和凹体的轴向安装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后,行车的供电是通过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自重下压在主电缆上获得的,这样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在磨损后依然可以保持接触在主电缆上,这使得行车的供电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降低了故障率。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和导电轨道的成本低,安装方便。采用分体式的绝缘子可以便于安装,尼龙材料的绝缘子韧性好,减少损伤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绝缘子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行车1、电缆支撑架2、主支撑架3、主电缆4、绝缘子5、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凹体7、凸体8、插槽9、凸起10、轴向安装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布设在轨道上的行车1以及设置在行车1上的电缆支撑架2,还包括主支撑架3和主电缆4,所述主支撑架3沿轨道间隔设置,所述主电缆4设置有三根并沿轨道布设,三根所述主电缆4通过绝缘子5间隔安装在主支撑架3上;所述电缆支撑架2上通过绝缘子5安装有三个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三个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分别与三根主电缆4一一对应配合安装,所述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通过重力与主电缆4电连接并且两者可相对滑动。在安装时,将三根主电缆4沿高程间隔设置在主支撑架3上,并分别对应三相;将三个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沿高程间隔设置在电缆支撑架2上,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然后将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搭在主电缆4上即可,每个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对应一根主电缆4,主电缆4最好采用刚性结构,由于重力的作用,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始终压在主电缆4上与之接触。在行车1工作时,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随着行车1运动,并将主电缆4上的电流传导给行车1。由于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通过重力与主电缆4接触,因此无需施加额外的作用力,当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磨损时,其能够自适应的下垂以保持与主电缆4的接触,这样在长期使用中就更加安全可靠,其维护次数就会显著的降低。重力摩擦式导电滑块6在损坏后更换也更加方便,与传统技术需要电缆和滑触线相比,其维修成本更低,维修工时也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四环电锌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四环电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2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