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2627.9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升本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77 | 分类号: | B60J10/277;B60J10/82;B60J10/16;B60J10/24;B60J1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条 | ||
具有安装在保持架(10c)上的安装部(4)。包括从安装部(4)上部朝着车辆前侧延伸且朝着上侧折回来又朝着车辆后侧延伸的断面近似J字形的唇状可挠性密封壁部(5)。顶盖(2)的车辆后侧的周缘部下表面(2a)和后背门板(3)的车辆前侧的周缘部下表面(3a)从上方紧顶在密封壁部(5)上。包括对密封壁部(5)中对应于间隙(S1)的部分和安装部(4)进行桥接的可挠性桥接壁部(6)。包括由安装部(4)、密封壁部(5)以及桥接壁部(6)围成的中空部(7)。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将覆盖车辆上部开口的顶盖换成不同种类的顶盖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驾驶室内的密封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形成在覆盖车辆上部开口的顶盖的周缘部和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条。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像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将车辆上部开口打开、关闭的顶盖已为众人所知,形成在该顶盖的周缘部和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用顶盖密封条密封起来。
该密封条包括:安装在驾驶室内侧的车架(frame)部分上、顺着上述间隙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部、和与该安装部上部形成为一体且与上述安装部形成中空部的断面近似U字形的可挠性密封壁部。上述顶盖的周缘部下表面和上述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下表面从上方紧顶在该密封壁部上。
近年来,为迎合乘车人的嗜好,如上所述,可以换成不同种类(材质)的顶盖的车辆已为众人所知。因为该车辆中相互替换的各顶盖种类(材质)不同,所以为确保在往车辆上安装各顶盖之际所需要的刚性,进行设计时要使顶盖的厚度彼此不同。为保证车辆外观良好,顶盖上表面和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的上表面一般被设计成近似齐平,因此顶盖的厚度变化了以后,就会出现顶盖的周缘部下表面的位置从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下表面的位置大大地偏到下方这样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0-260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就密封条而言,当从上方推压该密封条中的对应于顶盖周缘部侧之部分时,密封条中的对应于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侧之部分的下沉量就会和密封条中的对应于顶盖周缘部侧之部分的下沉(弯曲)量相等。因此,如果在将顶盖换成不同种类的顶盖之际,由于顶盖的厚度发生变化而导致上述顶盖的周缘部下表面的位置从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下表面的位置大大地偏到下方,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以下不良现象,即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下表面和密封条不再接触,水从该部位侵入驾驶室内。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覆盖车辆上部开口的顶盖换成不同种类的顶盖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驾驶室内的密封条。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做了改进,做到了即使从上方推压顶盖密封条中的对应于顶盖周缘部侧之部分,密封条中的对应于车辆上部开口周缘部侧之部分的下沉量(弯曲量)也不会与密封条中的对应于顶盖周缘部侧之部分的下沉量(弯曲量)相等。
具体而言,在对形成在可换的、覆盖车辆上部开口的顶盖的周缘部和上述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条中采用了以下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第一方面的发明包括:安装在车辆本体侧的安装部;可挠性密封壁部,其从该安装部上部朝着驾驶室内侧延伸且朝着上侧折回来又朝着驾驶室外侧延伸,断面呈近似J字形,上述顶盖的周缘部下表面和上述车辆上部开口的周缘部下表面从上方紧顶在该可挠性密封壁部上,该可挠性密封壁部呈唇状;可挠性桥接壁部,其对上述密封壁部的对应于上述间隙或上述车辆上部开口周缘部之部分和上述安装部进行桥接;以及由上述安装部、上述密封壁部和上述桥接壁部围成的中空部。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上述密封壁部与上述安装部的根部由刚性比上述密封壁部中除上述根部以外的部位和上述桥接壁部高的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2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汽车智能防护车衣
- 下一篇:大容量连续书写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