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刮板机机头、机尾推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3274.4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圣英;徐亮;杨林;毕海泉;史新恩;孟清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车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10 | 分类号: | B65G21/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23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机 机头 机尾 推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用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煤矿工作面刮板机机头、机尾的推移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刮板机是煤炭运输过程中重要的运输设备,其主要用于长壁采煤工作面,并承担运输任务;刮板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敞开的溜槽作为煤炭、矸石或物料等的承受件,将刮板固定在链条上组成刮板链,并以此为牵引构件,当机头传动部启动后,带动机头轴上的链轮旋转,使刮板链循环运行,从而带动物料沿着溜槽移动,直至到机头部卸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煤矿炮采工作面刮板机的推移基本上全部依靠人工使用单体支柱等器具推移,由于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推移设备,因此,生产过程中往往无法及时跟进推移刮板机,即刮板机机头、机尾的推移只能靠单体支柱顶在悬移支架后立柱上或老塘的矸石上推溜,这极易造成后立柱倾斜,支护不稳,支护状况差以及顶偏、顶滑等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刮板机的机头、机尾重量较大,当采用单体支柱推移时,其推移支点在单体支柱或老塘矸石上,而煤矿工作面底板较松软,积水较多,因此,这些因素直接致使了刮板机机头、机尾的推移异常困难,即现有刮板机的机头、机尾在推移过程中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安全隐患也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板机机头、机尾推移装置,所述的装置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刮板机机头、机尾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推移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刮板机机头、机尾推移装置,所述的装置包含下底座、下滑道、上滑道、下连接座、千斤顶、上连接座和上垫架;所述的下底座上部面固定有下滑道,且下底座对应位于下滑道一侧的上部面尾端固定设有下连接座,该下连接座通过连接销与千斤顶的尾端连接;所述的千斤顶与下滑道平行,且千斤顶的头端通过销轴与上连接座连接,该上连接座与上垫架的底部面头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垫架底部面中部与上滑道的顶部固定连接,该上滑道为倒置的弧形结构,且与下滑道的顶部对应滑动配合;上垫架的顶部面设有稳钉,且稳钉与千斤顶相对位于上滑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上垫架设有用于固定刮板机机头或机尾的连接孔。
进一步,所述的上滑道和下滑道均由27SiMn的无缝钢管制成。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刮板机机头、机尾推移装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便于安装,易于操作;所述的装置不但能够在保障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自身对工作面行人及运输通道的占用,而且还能够在有效降低推移阻力的基础上达到快速实现刮板机机头、机尾随工作面的推进而推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下底座;2、下滑道;3、上滑道;4、下连接座;5、连接销;6、千斤顶;7、销轴;8、上连接座;9、上垫架;10、稳钉;11、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2所述的刮板机机头、机尾推移装置,所述的装置包含下底座1、下滑道2、上滑道3、下连接座4、千斤顶6、上连接座8和上垫架9;所述的下底座1上部面固定有下滑道2,且下底座1对应位于下滑道2一侧的上部面尾端固定设有下连接座4,即下连接座4固定在下底座1上部面的尾端,且相对位于下滑道2的一侧;下连接座4通过连接销5与千斤顶6的尾端连接,该千斤顶6与下滑道2平行,且千斤顶6的头端通过销轴7与上连接座8连接,该上连接座8与上垫架9的底部面头端固定连接,即上垫架9能够随千斤顶6的伸缩动作进行同步位移,从而以此达到对固定在上垫架9上部面的刮板机的机头11或机尾进行推移的目的;
为利于上垫架9随千斤顶6同步动作,能够将截面呈倒置弧形结构的上滑道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上垫架9的底部面中部,与该上滑道3的内弧底与下滑道2的顶部对应滑动配合,即上垫架9在动作时能够通过上滑道3与下滑道2之间的滑动配合来顺利的滑动位移;为有效的减小推移阻力,所述的上滑道3和下滑道2均采用27SiMn的无缝钢管制成,由于该管经调质、线切割和精磨成型,且其滑道接触面采用镀铬处理,要求粗糙度达到Ra3.2,因此,这有效的保障了上滑道3与下滑道2之间的导向精确性和顺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车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车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3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螺旋输送机的驱动电机
- 下一篇:一种连续沉浸烘干机中的输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