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凯膜过滤器酸洗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3607.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杨光;张天国;袁红林;马贵云;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1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酸洗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凯膜过滤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凯膜过滤器酸洗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凯膜过滤器在过滤盐水中的碳酸钙的过程中,过滤一定周期后,碳酸钙会在凯膜壁上聚集,增加凯膜的过滤压力,并且要经过盐酸清洗才能去除。在氯碱行业普遍认同的酸洗步骤为:凯膜停机、排尽凯膜内盐水、注入盐酸、压缩空气鼓泡10分钟、排尽盐酸、盐水置换、上线使用。但是注入盐酸后盐酸会与凯膜过滤器残留的盐水中的氯酸盐反应放出氯气,对操作人员健康及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凯膜过滤器酸洗装置及使用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在酸洗过程中盐酸会与凯膜过滤器残留的盐水中的氯酸盐反应放出氯气而对操作人员健康及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危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凯膜过滤器酸洗装置,包括凯膜过滤器;在凯膜过滤器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纯水溢流口端、高纯水进液端和精盐水出液端,在高纯水溢流口端、高纯水进液端和精盐水出液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高纯水溢流管线、高纯水管线和精盐水管线,在高纯水管线和高纯水溢流管线之间固定连接有水洗管线,在水洗管线和凯膜过滤器之间的高纯水管线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位于水洗管线右方的高纯水溢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在凯膜过滤器的下部设置有粗盐水进口端,在粗盐水进口端上固定安装有粗盐水管线,在凯膜过滤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管线,在排污管线上固定连接有进酸管线,在进酸管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出酸管线和工艺空气管线,在水洗管线、排污管线、进酸管线、出酸管线和工艺空气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门。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在凯膜过滤器的外侧有反冲罐;反冲罐的进液端和凯膜过滤器的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冲进液管线,反冲进液管线位于精盐水管线下方;在反冲罐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反冲出液管线。
上述在凯膜过滤器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不合格盐水出口端和平衡口端,在不合格盐水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不合格盐水管线,在平衡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平衡管线,在第一平衡管线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上述在排污管线上固定连接有排空管,在排空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上述在第一平衡管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平衡管线,在第二平衡管线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在反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空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凯膜过滤器酸洗装置的使用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凯膜过滤器运行10天至15天后进行水洗,先排净凯膜过滤器中的粗盐水,然后打开水洗管线上的阀门,关闭高纯水管线和高纯水溢流管线上的阀门,使高纯水通过水洗管线和高纯水溢流管线进入凯膜过滤器中进行水洗;第二步,通过工艺空气管线向凯膜过滤器中通入压缩空气进行鼓泡,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4MPa至0.5MPa,鼓泡10分钟至15分钟;第三步,鼓泡后通过排污管线将清洗后的高纯水排出,然后进行常规酸洗,酸洗结束后凯膜过滤器投入运行。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步中,凯膜过滤器中加入高纯水的量为4立方至5立方。
本发明通过凯膜过滤器、高纯水管线、高纯水溢流管线、水洗管线、进酸管线、出酸管线和工艺空气管线的配合使用,实现在凯膜过滤器酸洗之前先进行水洗,使凯膜过滤器中残留的盐水被彻底清除,避免了在酸洗过程中残留盐水中的大量氯酸盐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提高了生产效率,杜绝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凯膜过滤器,2为高纯水管线,3为高纯水溢流管线,4为水洗管线,5为粗盐水管线,6为精盐水管线,7为排污管线,8为进酸管线,9为出酸管线,10为工艺空气管线,11为反冲罐,12为反冲进液管线,13为反冲出液管线,14为不合格盐水管线,15为第一平衡管线,16为排空管,17为第二平衡管线,18为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3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