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LED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4510.4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文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6 | 分类号: | G01M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led 前照灯配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LED 光源汽车灯具的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LED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 在照明领域的广泛使用,LED 汽车前照灯替代传统汽车前照灯也是必然选择。传统前照灯的配光标准为GB4599-2007《汽车用灯丝灯泡前照灯》,目前,国内外的前照灯配光检测设备均按此标准设计。汽车用LED 前照灯的配光标准为GB25991-2010《汽车用LED 前照灯》;与传统前照灯的配光标准GB 4599-2007 相比,汽车用LED 前照灯的配光标准GB25991-2010 要求测量HV 点或50V 点处红光占总光通量的比值,即红光比, 要求测量紫外光与光通量之比,即紫外光比,这是现有的配光设备不能完成的。因此,很有必要设计红光比和紫外光比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现有的前照灯配光检测设备均不能反映HV 或50V 处的红光比,不能反映紫外光比的状况,提供一种能够测量红光比和紫外光比的汽车LED 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汽车用LED 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暗室以及暗室内设置的前照灯配光系统,暗室内还设置有可接收前照灯配光系统输出信号的紫外- 可见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把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计算机内。
所述前照灯配光系统包括可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移动以及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转动的工作台,还包括一个与工作台相对的遮光筒;所述工作台用来安置被测的LED 前照灯,所述遮光筒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进光孔和一个出光孔,工作台信号通过进光孔进入到遮光筒内,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的光度探头安置在遮光筒的出光孔处并可采集出光孔输出的信号。
所述工作台的移动和转动也由计算机控制。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前照灯配光系统与紫外—可见光谱仪相结合并通过计算机处理计算完成红光比和紫外光比的测量,使现用的汽车前照灯配光测试系统可以完成LED 前大灯的检测,进一步扩大了系统的使用范围,使用效果良好,适应了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本发明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因此使其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汽车用LED 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汽车用LED 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汽车LED 前照灯配光检测装置,由前照灯配光系统、紫外—可见光谱仪及计算机组成,该装置包括一个暗室1 以及暗室内设置的前照灯配光系统2,暗室1 内还设置有可接收前照灯配光系统2 输出的光信号的紫外—可见光谱仪4 ;前照灯配光系统包括可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移动以及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转动的工作台6、与工作台6 相对的遮光筒3、支架以及照度计;工作台6 用来安置被测的LED 前照灯,遮光筒3 放在支架上,遮光筒3 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进光孔和一个出光孔,进光孔直径2 厘米左右,正对工作台6,工作台6 的信号通过进光孔进入到遮光筒3 内;紫外—可见光光谱仪4 的光度探头安置在遮光筒3 的出光孔处,出光孔的大小与照度计的探头一致,也与光谱仪的探头一致,紫外—可见光光谱仪4 的光度探头可采集出光孔输出的光信号并将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计算机5 内,紫外—可见光光谱仪4 通过数据线与电子计算机相连,数据线一端口与紫外- 可见光光谱仪的输出端口类型一致,另一端口为USB 型,计算机5 可对前照灯配光系统2 进行控制,同时工作台6 的移动和转动也由计算机5 控制。
本发明中,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光的功率谱密度,可以为选择由单色仪和光电探测器组成的机械扫描式光谱仪,也可以选择有阵列探测器作为光电转换器的快速光谱仪,测试波长范围应包括250 ~ 780nm ;支架、遮光筒表面为黑色,支架高1.25 米,遮光筒用于遮挡杂散光,直径15 ~ 20 厘米,长30 ~ 50 厘米,紫外- 可见光谱仪的探头离工作台25 米。
进行测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文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文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4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火器压力降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EDFA瞬态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