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187.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浩子;神马弘至;上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F16J15/5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郭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用于汽车、对插通在划分车厢和发动机室的车身板(所谓隔板)中的转向轴周围进行覆盖的保护套(grommet)。
背景技术
被夹装在汽车的转向轴与隔板插通部之间的现有的保护套110如图17、图18所示那样,具有:筒状基部111,呈现由规定的橡胶材料构成的筒状,对插通隔板8的轴插通孔8a的转向轴3(第3转向轴3c)的外周进行覆盖;第1密封部112,设在该筒状基部111的一端侧,外嵌于设在转向齿轮箱4的上端部的圆筒部4a;第2密封部114,经由壁厚较薄的挠性部113而设置,该挠性部113通过向所述筒状基部111的另一端外周侧延伸设置而构成为自如地挠性变形,与作为轴插通孔8a的车外侧孔缘的密封面8b抵接。
并且,所述挠性部113包括自筒状基部111的另一端朝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第1挠性部115、和通过经由设于该第1挠性部115末端的弯曲部116地延伸设置成折回状而与第2密封部114连接的第2挠性部117,利用基于自筒状基部111的一端侧被赋予的推压力F使所述弯曲部116弯曲而产生的弹性力,第2密封部114向隔板8弹性接触,从而发挥了抑制经过轴插通孔8a的雨水或尘埃等侵入这样的密封功能。
另外,作为有关具有类似于上述构成的构成的保护套的记载内容,已知有例如以下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9473号公报
在此,为了组装所述现有的保护套110,保持将所述第1密封部112预先外嵌在设于转向齿轮箱4的上端侧的圆筒部4a上的状态,随着所述第3转向轴3c向轴插通孔的插通,使所述第2密封部114与隔板8的密封面8b抵接,由此进行组装。
但是,当进行该组装时,出于避免与发动机室内的其它部件之间发生干涉等的关系,其组装方向受到限制,其结果无法按照使所述第2密封部114相对于密封面8b垂直地进行抵接的形式进行组装,有时必须按照使该第2密封部114相对于密封面8b从倾斜方向抵接的形式进行组装,而当进行这样的组装时,所述推压力F会倾斜地作用于密封面8b。
这样,在所述现有的保护套110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挠性部113的基部115a,该挠性部113的末端侧所具有的弯曲部116侧的壁厚较小,该弯曲部116侧的刚性相对较低,因而,所述推压力F的大部分向弯曲部16侧逃逸,结果,相比板垂直成分F2,板平行成分F1变得相对较大,由此,无法获得相对于所述密封面8b的充分的推压力(板垂直成分F2),由于前述的从倾斜方向进行的组装,存在因第2密封部114的滚转而导致发生翻卷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该技术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按照从倾斜方向施加推压力的形式与隔板抵接也可抑制密封部翻卷的保护套。
本发明是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基部,该筒状基部覆盖转向轴的外周,该转向轴插通于贯通形成在划分车厢和发动机室的车身板中的轴插通孔;密封部,该密封部隔着薄壁的挠性部设置,该挠性部通过向所述筒状基部的外周侧延伸设置而构成为可自如地挠性变形,在组装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轴插通孔的车外侧孔缘抵接;和厚壁部,该厚壁部以壁厚至少比该挠性部的基部更厚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挠性部中。
根据该构成,由厚壁部提高了挠性部的中途的刚性,其结果,与筒状基部连接的连接部即该挠性部的基部的刚性相对降低。由此,在从筒状基部侧向密封部侧被赋予的推压力之中,关于板平行成分,由于前述的厚壁部使得刚性提高而难以被传递,关于板垂直成分,由于前述的相对刚性降低而容易被传递,其结果,能够充分地确保该推压力的板垂直成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第1方式,优选的是,所述厚壁部设置成朝所述车身板侧突出,在所述组装状态下所述密封部的内周部与所述厚壁部抵接,所述密封部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由厚壁部在物理方面限制密封部的内周侧的浮起,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限制该密封部的翻卷。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第2方式,优选的是,在所述厚壁部的外周构成有圆锥状的锥面,在所述组装状态下所述锥面的外径朝向所述车身板侧逐渐缩径。
这样,通过将厚壁部的外周面构成为所述规定的锥面,在获得前述的密封部的移动限制作用时,不再受到有关与该密封部抵接的抵接部位的限制。由此,即使在成型保护套时产生了尺寸偏差或是在保护套组装时作用的推压力产生偏差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前述的密封部的移动限制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限制所述密封部的翻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池包分布式安装的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 下一篇:折叠式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