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201.9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章雄;李乐;庞崇友;彭才;刁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钟莹洁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质 统计学 模拟 地层 速度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地震勘探的野外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准确建立全地层速度模型是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获取合理优良地质成果的关键工作内容和重要前提条件。
在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由于各类处理方法理论的假设条件的存在,使得处理人员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成像而开展速度分析,借此获得研究区的最初叠加速度模型。若将该叠加速度模型直接用作后续叠前时间或叠前深度偏移的初始速度模型,将带来较多的偏移速度迭代次数,这不仅带来繁复的工作量,而且容易造成局部速度迭代收敛方向的偏差。如果初始速度模型存在较大局部偏差或者错误,速度迭代分析也可能无法消除趋势误差,从而降低局部区域偏移成像的质量和精度,甚至在局部区域无法做到成果资料的保真保幅。
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中,全地层速度模型主要用于时深转换。较为成熟的方法是以处理叠加或偏移速度为背景,利用研究区的测井资料进行约束校正,并以较为大套的地震层位框架进行控制,从而建立全区的层速度模型。该方法能基本满足构造解释的需要,而且也不易发生构造畸变。但是在岩性油气藏及其它各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任务中,需要确定储层的准确顶底深度,对于水平井的开发部署,储层的准确位置及深度则显得更为重要,粗糙的层速度模型的精度远远无法满足此类勘探任务的需要,而在储层预测的地震反演工作中,对速度模型的精度要求更加不言而喻。随着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进步与日趋成熟,时深转换工作已经逐渐淡化,速度研究逐渐集中于偏移速度分析和地震反演的速度建模工作之中。
地层速度的本质包含地层框架的控制因素,在偏移速度模型的生成过程 中,多数情况下未加入地层框架控制,使得速度分析的约束控制条件单一化,仅从成像质量和能量聚焦的因素进行修整。尤其对于低信噪比地区,即使加入早期解释地层框架,也极易造成纵向速度样点求取的盲目性和速度横向变化规律的凌乱。
鉴于上述难题,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开展速度研究并建立全地层速度模型,以在地层框架控制下模拟地层速度并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地层速度的纵横向变化规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入地层框架的约束以及各速度控制层地质统计学特征并更加合理可靠的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研究区内的声波测井及VSP测井的速度数据确定预设数量的速度控制层;对叠后时间偏移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并对各速度控制层的顶、底界层位进行构造解释,对比追踪获得全区的各速度控制层的顶、底界层位和断层;利用所述全区的各速度控制层的顶、底界层位和断层建立全区的地层框架模型;利用所述研究区内的声波测井及VSP测井的速度数据建立各速度控制层的速度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和速度纵向变差函数;在所述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对各速度控制层进行地震属性研究并获得各速度控制层的地震属性,利用所述各速度控制层的地震属性以及各速度控制层的沉积相研究成果和岩相研究成果建立各速度控制层的速度横向变差函数;在所述全区的地层框架模型的控制下,利用所述各速度控制层的速度概率密度分布函数、速度纵向变差函数和速度横向变差函数进行地质统计学模拟,得到多个速度模型实现;对所述多个速度模型实现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全地层速度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叠后时间偏移地震数据是对所述研究区的地震数据进行常规预处理及叠后时间偏移处理得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的一个实 施例,利用对所述研究区的目的层进行地震反演获得的目的层反演速度对所述全地层速度模型进行内嵌替换,得到目的层速度更新的全地层速度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确定速度控制层的原则是同一个速度控制层的背景速度基本一致并且同一个速度控制层具有基本相同的沉积背景。
本发明的基于地质统计学模拟的全地层速度建模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类复杂构造及低信噪比的地震工区,所获得的全地层速度模型较为真实合理,符合研究区各地层的地质特征,可用于地震时深转换、确定性反演以及叠前偏移速度迭代的初始速度模型,尤其对隐蔽油气藏的精细刻画与评价,水平井的开发部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靠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