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碟片串接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及碟片固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677.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志;朱晓;朱长虹;邵娜;王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81 | 分类号: | H01S3/081;H01S3/10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碟片 泵浦光多程 传输 系统 固体激光器 | ||
1.一种双碟片串接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
位于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的反射光路上的第一直角反射镜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焦点处的第一碟片激光晶体(7)、球面反射镜(9)、与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相对于所述球面镜(9)球心的平面α对称设置的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位于所述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反射光路上的第二直角反射镜组以及与所述第一碟片激光晶体(7)相对于所述球面镜(9)球心的平面α对称设置的第二碟片激光晶体(8);
通过在所述球面反射镜(9)光轴两侧的共轭成像设置实现所述第一碟片激光晶体(7)和所述第二碟片激光晶体(8)的串接;
所述第一碟片激光晶体(7)反光面的法线、所述第二碟片激光晶体(8)反光面的法线、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的光轴、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的光轴以及所述球面反射镜(9)的光轴相互平行;
泵浦光平行于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的光轴入射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然后依次被所述第一碟片激光晶体(7)、球面反射镜(9)、第二碟片激光晶体(8)、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反射并平行于所述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的光轴出射后被所述第二直角反射镜组反射,使得光斑在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上发生位移,此时在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上的两光斑的相对偏移量为a,然后再依次经过第二碟片激光晶体(8)、球面反射镜(9)、第一碟片激光晶体(7)及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反射,此时在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上的两光斑的相对偏移量为a,经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反射的光线水平传输到第一直角反射镜组,这样便完成了泵浦光的一个来回,泵浦光经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组实现a大小的偏移量后再次水平反射回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以这种方式,泵浦光多次经过碟片激光晶体,形成多次泵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反射镜组包含至少一个直角反射棱镜,并且各个直角反射棱镜的斜面均朝向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的反射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角反射镜组包含至少一个直角反射棱镜,并且各个直角反射棱镜的斜面朝向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的反射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反射棱镜是两个构成直角的全反镜片。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和所述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表面均镀有对泵浦光反射的高反射膜。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浦光全反镜(1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的前方,使泵浦光依原光路返回形成第二多程传输。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椭球面反射镜(17)替换所述球面反射镜(9),并且所述椭球面反射镜的两个焦点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1)的焦点以及所述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2)的焦点位置重合。
8.一种双碟片串接的碟片固体激光器,包括所述的泵浦多程光传输系统和W型激光谐振腔,经准直的泵浦光进入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所述泵浦光多程传输系统中的碟片激光晶体经多次泵浦,产生的激光通过W型激光谐振腔进行振荡、放大,实现稳定的高能激光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6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睡汽车座椅
- 下一篇:误踩油门当刹车也是踩刹车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