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盘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684.2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05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是圆盘治具。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圆盘式治具也是针对这一行业的自动化设备所研发出来的组装、暂放机构之一,主要用于各种产品的暂放和组装,但是由于对产品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出现组装位置的偏差错位以及放置时出现产品放置不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产品定位准确,固定牢固的圆盘式治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圆盘治具,包括旋转圆盘机构、固定治具机构、保压机构、擦胶机构、开线气缸,其特征在于固定治具机构为多个,多个固定治具机构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旋转圆盘机构上,每个固定治具机构内侧设置有保压机构,旋转圆盘机构中间位置设置有擦胶机构,旋转圆盘机构一侧设置有开线气缸。固定治具机构为24个,采用24位分割器原理分布。开线气缸采用顶升式气缸。保压机构采用气缸复位。
实际使用中,由于将固定治具机构呈放射状均匀侧面在旋转圆盘机构上,并且优先选择24位分割器原理分布,因此易于控制旋转圆盘机构的均匀运动,对于保压时限及单个工位的操作时限易于把握。同时,在旋转圆盘机构中央位置设置擦胶机构,可以通过任意调节擦胶机构角度,从而实现不同工位上工件的擦胶操作,方便实用。并通过在一侧设置开线气缸,可以使保压后的工作自动脱离固定治具机构,便于拿放。
本发明机构学原理,模拟人的动作,将人员手工动作用机器代替,将操作的难度降到最低,将作业时间缩短,实现功能最大化。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旋转圆盘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保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擦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开线气缸结构示意图,其中:
1—旋转圆盘机构,2—固定治具机构,3—保压机构,4—擦胶机构,5—开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圆盘治具,包括旋转圆盘机构1、固定治具机构2、保压机构3、擦胶机构4、开线气缸5,其特征在于固定治具机构2为多个,多个固定治具机构2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旋转圆盘机构1上,每个固定治具机构2内侧设置有保压机构3,旋转圆盘机构1中间位置设置有擦胶机构4,旋转圆盘机构1一侧设置有开线气缸5。固定治具机构2为24个,采用24位分割器原理分布。开线气缸5采用顶升式气缸。保压机构3采用气缸复位。
实际使用中,由于将固定治具机构2呈放射状均匀侧面在旋转圆盘机构1上,并且优先选择24位分割器原理分布,因此易于控制旋转圆盘机构1的均匀运动,对于保压时限及单个工位的操作时限易于把握。同时,在旋转圆盘机构1中央位置设置擦胶机构4,可以通过任意调节擦胶机构4角度,从而实现不同工位上工件的擦胶操作,方便实用。并通过在一侧设置开线气缸5,可以使保压后的工作自动脱离固定治具机构2,便于拿放。
本发明机构学原理,模拟人的动作,将人员手工动作用机器代替,将操作的难度降到最低,将作业时间缩短,实现功能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