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5692.7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李庆斌;高向友;胡森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水利 施工现场 计算 节点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定期轮询以发现可用于计算任务的多个计算节点;
分别获取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能力,并将所述计算任务分解,并通过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协同处理分解后的计算任务;
每个计算节点分别将处理结果发送至中心控制节点;
所述中心控制节点分析每个计算节点的处理结果以对所述多个计算节点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定期轮询以发现可用于计算任务的多个计算节点,具体包括:
根据计算节点列表发送轮询请求并启用等待定时器;
各计算节点接收所述轮询请求,估算各自当前的计算能力,并发送至中心控制节点,具体包括:
M=N+P1+P2,
其中,M为计算节点的当前计算能力,N为当前CPU占有率,P1为过去一段时间的CPU占有率,P2为预期将来一段时间的CPU占有率;
在所述等待定时器到期前,所述中心控制节点根据各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能力,判断多个计算节点是否可完成计算任务;
如果可以,则将所述多个节点用于完成所述计算任务,否则继续发送轮询请求;
当所述等待定时器到期时,不再等待计算节点的回应,并丢弃超时的回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能力,并将所述计算任务分解,并通过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协同处理分解后的计算任务,具体包括:
设所述多个计算节点为N个,以及将所述计算任务分解为m个子任务,其中N>M;
将每个子任务发送给对应的计算节点,并启动超时定时器;
定时判断各计算节点是否失效;
在所述超时定时器到期前,接收各计算节点的计算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取冗余的策略,同一分解的子任务可以分配到多个计算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计算节点之间采用XML格式的通信协议。
6.一种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现模块,所述发现模块用于通过定期轮询以发现可用于计算任务的多个计算节点;
分配模块,所述分配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能力,并将所述计算任务分解,并通过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协同处理分解后的计算任务;
上报模块,所述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每个计算节点的处理结果;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析每个计算节点的处理结果以对所述多个计算节点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模块通过定期轮询以发现可用于计算任务的多个计算节点,具体包括:
根据计算节点列表发送轮询请求并启用等待定时器;
各计算节点接收所述轮询请求,估算各自当前的计算能力,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M=N+P1+P2,
其中,M为计算节点的当前计算能力,N为当前CPU占有率,P1为过去一段时间的CPU占有率,P2为预期将来一段时间的CPU占有率;
在所述等待定时器到期前,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各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能力,判断多个计算节点是否可完成计算任务;
如果可以,则将所述多个节点用于完成所述计算任务,否则继续发送轮询请求;
当所述等待定时器到期时,则所述发现模块不再等待计算节点的回应,并丢弃超时的回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施工现场的计算节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分别获取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能力,并将所述计算任务分解,并通过所述多个计算节点协同处理分解后的计算任务,具体包括:
设所述多个计算节点为N个,以及将所述计算任务分解为m个子任务,其中N>M;
将每个子任务发送给对应的计算节点,并启动超时定时器;
定时判断各计算节点是否失效;
在所述超时定时器到期前,接收各计算节点的计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6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