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入式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6497.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张雨辰;杨金;袁金如;赵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6 | 分类号: | B64G1/66;B64G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复眼 相机 载荷 卫星 构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构型,具体地,涉及一种嵌入式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
背景技术
复眼由于其视场大和灵敏度高等特性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昆虫复眼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复眼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国内外科研人员针对仿生复眼的应用进行了多项研究,并制造出了许多光学系统,如以仿生光学复眼制作的导弹导引头、基于复眼结构的位标探测器、实现空间物体的深度采集和三维重构的复眼相机等。如果将复眼相机应用于航天领域,则其既可以适应对地遥感任务,也可以增强天基预警能力,对航天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受现有卫星构型的结构限制,复眼相机无法安装到卫星构型上,使得复眼相机无法应用到航天领域。为了满足复眼相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和使用要求,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适用于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嵌入式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包括:构型本体、复眼相机载荷、星敏感器和太阳翼,构型本体为正四边形六面体构型,构型本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层板、锥形承力桶和转接环,顶板和底板分别连接至侧板的上下两端,层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与侧板连接,锥形承力桶设置在底板和层板之间,且锥形承力桶与层板连接,转接环设置在层板另一侧与锥形承力桶连接;太阳翼与侧板连接;复眼相机载荷部分设置在顶板内侧与转接环连接,星敏感器与复眼相机载荷位于顶板外侧的部分连接。
优选地,复眼相机载荷包括复眼座、半球形支撑体、小相机阵列和后光路,复眼座分别与后光路和半球形支撑体连接,小相机阵列分布在半球形支撑体上,后光路通过复眼座均与转接环连接。
优选地,构型本体还包括多个上隔板,各上隔板围绕在转接环周围设置在层板与复眼相机载荷之间,且上隔板与层板连接。
优选地,上隔板为长方形板。
优选地,构型本体还包括多个下隔板,各下隔板围绕在锥形承力桶周围设置在层板和底板之间,且下隔板与层板连接。
优选地,下隔板为直角梯形板。
优选地,底板、顶板、层板、上隔板和下隔板采用高比强度的碳纤维埋框、轻质蜂窝夹层板材料制成。
本发明将复眼光学系统嵌入卫星平台,实现了复眼相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拓展了复眼相机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将复眼光学系统嵌入卫星平台,复眼相机后光路与卫星承力筒之间通过转接环连接,便于复眼相机载荷的力通过转接环传递给卫星平台的承力筒,进而传递到运载,并且降低了卫星质心,减小了主动段振动响应。(2)星敏感器与相机头部采用嵌入式安装,可直接进行星敏感器光轴与中心相机的光轴标校,减少中间环节引入的误差;且星敏感器与相机统一安装面,热环境导致的变形误差相关性好,可进一步减少姿态测量的低频误差。(3)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满足航天领域对复眼相机载荷的使用要求,可以应用于各类高分辨率大型遥感卫星、机动需求的低轨卫星及深空探测器,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嵌入式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处于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嵌入式复眼相机载荷卫星构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板、2为侧板、3为顶板、4为下隔板、5为上隔板,6为层板、7为锥形承力桶、8为转接环、9为由半球形支撑体、10为复眼座、11为后光路、12为小相机阵列、13为星敏感器,14为太阳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6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弹簧用无缝钢管
- 下一篇:一种飞机助降系统及对中导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