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柱防转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66799.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余雷;喻晨;王馨萍;胡靖;高扬;刘梦玲;邓小立;李跃;孙震;庄纯才;唐亮;马勇;陈思路;叶芊;刘百红;李子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17/0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培玲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及煤层气钻完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柱防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石油及天然气钻完井开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各种油管或套管进行丝扣连接,传递轴向拉伸力和一定的扭矩。尤其在一些特殊作业时,比如套管开窗作业,要求管柱连接传递较大扭矩同时,连接部位需要避免上下管柱在较大扭矩作用下产生扭转错动。现有防转方式多数采用丝扣结合焊接或者丝扣胶方式来避免管柱转动,防转效果差。同时由于焊接过渡区的存在使管柱本体固有强度降低,不利于大强度高负荷状态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柱防转连接结构,该装置实现了防转效果好,强度高,可实现管柱较大轴向力和扭矩的可靠传递,可以在需要管柱上下结构具有一定角差时,十分简便的调整,并保持固定的角度连接。克服了现有防转方式无法有效防转,易造成管柱转动误差,强度差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柱防转连接结构,由上接头、下接头和连接套组成;上接头下端部加工的齿与下接头上端部加工的齿相啮合,连接套下端内壁上加工有台阶,该台阶与下接头的外台阶相配合,连接套上端内壁与上接头外壁丝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防转效果好,强度高,可实现管柱较大轴向力和扭矩的可靠传递,可以在需要管柱上下结构具有一定角差时,十分简便的调整,并保持固定的角度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管柱防转连接结构,由上接头1、下接头2和连接套3组成;上接头1下端部加工的齿与下接头2上端部加工的齿相啮合,连接套3下端内壁上加工有台阶,该台阶与下接头2的外台阶相配合,连接套3上端内壁与上接头1外壁丝扣连接。
上接头1与下接头2本体端部分别加工有若干凸凹相嵌的齿,齿的形状可以是锯齿形、三角型、梯形、曲线形等各种形状。这些相互咬合的齿实现管柱扭矩的传递和防转。连接套3的内台阶与下接头2的外台阶配合传递轴向力。通过该防转连接结构上接头1与下接头2实现了轴线力的传递和扭矩的传递。上接头1与下接头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特定角差的连接。角差的大小是凸凹相嵌齿个数的非连续阶梯函数,可以调节相嵌齿的个数改变非连续函数的阶梯大小。
使用时分别将上接头1、下接头2与需要连接的上下管柱连接好,根据需要计算确定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需要的角度差。当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的齿处于分离状态时根据需要调整上接头1与2下接头之间的角差,然后使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的齿插入咬合到位。将连接套3与上接头1之间的丝扣旋紧,使连接套3的内台阶与下接头2外台阶相互压紧。上接头1与下接头2实现了扭矩和轴线力的传递,起到良好的防扭转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6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锤式钻机双杆钻杆库
- 下一篇:一种连续油管速度管柱及排液采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