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国槐嫁接小花香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6804.0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让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让乐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A01G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国槐 嫁接 花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国槐嫁接小花香槐方法,该技术宜应用于野生小花香槐引种栽培等领域。
背景技术
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也称青槐,为豆科槐属(Sophora)乔木,是陕西关中乡土树种,栽培广泛,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重要城乡绿化树种,因抗逆性强、树冠浓荫深受大众喜爱。
小花香槐(Cladrastis Sinensis Hemsl)为豆科香槐属(Cladrastis)乔木,是秦岭林区极少见到的野生树种,其木材材质鲜黄、纹理细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汪秉全教授在其《陕西木材》中誉其木材“可与欧洲桃花心木相媲美”;树皮光滑如皂角树皮;花色淡黄、粉红至淡红,观赏性强,是较理想的夏花乔木树种。1999年,北京植物研究所曾派人专程来宝鸡收集小花香槐荚果1kg左右,欲向北京引种,但未见到一粒种子而使计划落空。
小花香槐与国槐同为豆科乔木,但分别为香槐属和槐属,互相嫁接成活有一定难度。木本植物多为同属内嫁接,如苹果、梨、猕猴桃等,不同属间互相嫁接者极少,豆科木本植物中尚未见不同属间嫁接成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国槐嫁接小花香槐方法,一是把小花香槐这一特色乡土树种由野生引种为栽培,丰富城乡绿化树种及其多样性;二是提高国槐这一乡土树种的观赏性,丰富城乡民众生态文化生活,提高城乡绿化观赏性。包括包括准备步骤和嫁接步骤:
A1、在6月下旬对国槐、小花香槐重施有机肥;
A2、在小花香槐母本树剪取穗条一个月前保持水分供应,随后停止浇水;
A3、在剪取穗条前5~7天,对小花香槐母本树和嫁接树普喷叶面肥;
A4、采接芽,采集4年生以上带花枝条,并用湿布条包扎剪口,保湿运输,于地下室常温存放过夜;
A4、嫁接前对嫁接用刀具、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所述嫁接步骤包括:
S1、削去接芽:从小花香槐花枝由下向上第二个芽开始取芽,先在芽的下方0.3cm处与枝呈60°角削断,再从接芽上方0.2cm处同向呈30°角斜削一刀,略带木质部,使削口在接芽下方与接芽断口正好相交,取下接芽,并迅速嵌入事先按同样方法在国槐1-2年生枝上削好的接口内,并使接芽与砧木接口一侧形成层对齐;
S2、绑缚:对嫁接部位再用塑料条由下向上绑扎包严绑紧,使接芽与砧木接口紧密接触,保持嫁接部位树体温度在20℃~30℃之间;
S3、剪砧:芽接后剪去砧木接口以上90%带叶枝条,接着对嫁接株进行了扩盘松土,半月内未对其浇水,伤流处理及消除排异性处理:嫁接后用铜高尚500~1000倍稀释液对嫁接伤口部位进行喷雾,5~7天喷一次,连喷三次;嫁接后对树体普喷生长促进剂500~1000倍稀释液,5~7天喷一次,连喷三次;
S4、剪砧除萌:穗条成活后,接后1月内及时剪去砧木上除接穗外的其它枝条;
S5、水肥管理:嫁接成活后初期适量控水。
在木本植物中,无论是枝接或芽接,一般要按排在树液流动较旺盛的春季或夏初,此时植物体内物质代谢活动强,有利于接口愈合接面砧木与嫁接材料(接芽)之间的输导组织和营养物质上下运输进而促进成活。二是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木本植物韧皮部(活的树皮)主要负责向下运输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养分),促进根系生长,木质部(主要是活的木材部分)向上运输根系由土壤中吸入的水分和矿物养分,供地上部分及叶子光合作用进行。带木质芽接能同时接通砧木与繁殖体(接芽)之间物质上、下运输通道,故本方案适用带木质部芽接。三是选择花枝上的瘦小芽作为芽接材料:木本植物中,特别是物质代谢活动旺盛期的器官(如芽子),相对瘦小往往单位体积所含干物质较多,而肥大者水分含量过大,相对干物质就少,选择瘦小芽更利于嫁接成活。通过上述主要技术方法,使长期以来小花香槐人工引种栽培不成功的难题得到攻克,为今后该物种扩大栽培繁殖提供了繁殖人工种源。
有益效果:小花香槐是秦岭林区的野生(天然分布)乔木,其花有黄、淡红各色(说明种内存在变异),且该物种极为稀少(我们在秦岭太白县及其以东、凤县秦岭主梁及其以南至今尚未见分布),国内也未见有人工引种栽培成功的报道。我们在10年前采用嫩枝扦插引种繁殖未成功的情况下,对红花株采用芽接技术方法引种繁殖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物种人工引种繁殖的技术难题,为该物种扩大人工繁殖提供了种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让乐;,未经李让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6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薰衣草修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原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